两日后,陈然率队押送着缴获,沿着相对安全的路线,开始向连山驿方向折返。沿途,他们遇到了周淮安派出的接应部队,也收到了来自山海关的最新命令。
命令由女帝朱朝溪亲自签发,言辞简洁而有力:“陈卿建功殊伟,朕心甚慰。着令周淮安部稳固连山驿,陈然所部即刻前往连山驿以东三十里处‘望海台’,与朕亲率之中军汇合,共商进军之策!”
终于要与主力汇合了!众人闻讯,精神皆为之一振。
又经过一日的行军,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连绵不绝的明军旗幡,如同赤色的云霞,铺满了原野。龙旗招展,甲胄鲜明,一股肃杀而磅礴的军威扑面而来。
“是陛下的龙旗!我们到了!”王涛激动地喊道。
队伍加快速度,靠近那支庞大的军伍。早有斥候飞马入营禀报。
不久,只见中军方向营门大开,一队精锐骑兵簇拥着一架华贵而不失威严的御辇,缓缓驶出。御辇周围,周淮安、曹正淳、雨化田、诸葛正我、朱无视等文武重臣赫然在列。
御辇在陈然队伍前方停下,帘幕掀起,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女帝朱朝溪,在近侍的搀扶下,步下御辇。她目光扫过风尘仆仆却眼神锐利的陈然及其麾下,最终落在陈然身上,唇角扬起一抹真切而欣慰的笑意。
“陈卿,辛苦了。”
陈然率众单膝跪地,声音铿锵:“臣陈然,参见陛下!幸不辱命,已击溃金虏奇兵,宁远后路暂安!”
“平身!”朱朝溪虚扶一下,目光灼灼,“卿以百人破敌数千,扬我国威,壮我军魂,此战之功,朕铭记于心!快与朕说说,宁远详情,以及此番破敌经过。”
陈然起身,简明扼要地将宁远防守、救援袁崇焕、以及如何在山林中狙击费扬古奇兵的经过禀报了一遍。他语气平静,并未夸大其词,但其中凶险与智谋,却让周围众臣听得心潮起伏,看向他的目光中,敬佩之色更浓。
朱朝溪听罢,眼中异彩连连,抚掌赞道:“好!临危不乱,智勇双全,陈卿真乃朕之肱骨,国之栋梁!”她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袁督师伤势如何?宁远城防,可能长期坚守?”
“回陛下,袁督师伤势虽重,但性命无碍,需安心静养。宁远城防经抢修已初步稳固,加之臣带入城的工匠助力,短期应可无虞。然城中粮草箭矢消耗巨大,仍需后方接济。”
朱朝溪点头:“朕已命后续粮草加速转运。如今奇兵之患已除,我军主力得以全力应对正面之敌。”她转身,看向身后庞大的军阵,声音清越,传遍四野,“陈卿已为我大军扫清侧后隐患,破敌先锋,壮我军威!如今,朕与诸位将士汇合,兵精粮足,当一鼓作气,解宁远之围,破金虏主力,复我河山!”
“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