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溪点了点头,对他的回答并不意外。她沉吟片刻,话锋微转:“今日唤你前来,一则是想听听市井之间的真实声音,二则……”她看了一眼上官婉儿,“婉儿,你将近日整理的情报,说与陈指挥使听听。”
上官婉儿放下茶壶,声音清晰而柔和:“陈大人,根据我们暗中收集的信息,以及部分来自江湖渠道的反馈,朝中部分官员与江南某些世家,对辽东战事颇有微词,暗中串联,认为劳师远征耗费国帑,不如……以金银换取边境安宁。此外,漕运之上,已发现数股不明势力在打探军资运输路线,其中……疑似有异人参与,手段诡秘,不似寻常江湖路数。”
陈然眼神微凝:“陛下,此事北镇抚司亦有察觉。通缉令一出,虽逼得他们狗急跳墙,却也有效遏制了其大规模、有组织的破坏。至于朝中杂音……”他嘴角勾起一丝冷意,“跳梁小丑,待大局已定,自有清算之时。”
“朕自然信你。”朱朝溪放下茶杯,目光锐利起来,“但朕要的,不仅仅是遏制,是确保万无一失。辽东之战,关乎国运,不容有失。粮草、军械,必须安全送达。”她顿了顿,看向陈然,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婉儿心思缜密,于情报分析、协调联络上颇有才干。朕欲让她暂入北镇抚司,协理与江湖联络、情报甄别之事,尤其是关于异人的动向,你可愿意?”
上官婉儿,不是都准备要入朝为官了吗?怎么又塞到了自己这一亩三分里?
陈然心中虽疑,但口中却说:“北镇抚司正值用人之际,有上官大家相助,如虎添翼。臣,求之不得。”
朱朝溪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好。如此,婉儿便暂时跟着你。她之言,可代表朕部分意志,望你二人精诚合作。”
“臣(婉儿)遵旨。”陈然与上官婉儿齐声道。
正事谈毕,气氛稍缓。朱朝溪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看着那万家灯火,忽然轻声一叹:“陈然,有时候朕真羡慕你,可在这市井之中,有一处安心之所。”
陈然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淡淡道:“陛下心系天下,万民皆是您的子民。这京城夜色,亦是您的江山一隅。”
朱朝溪闻言,回头深深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未再言语。
之后朱朝溪就走了,走的时候朝陈然与上官婉儿各望一眼,那眼神里含着些许深意,随即转身推门,身影没入茶楼后院的夜色中。
雅舍内一时只剩下陈然与上官婉儿,以及桌上两杯仍袅袅冒着热气的清茶。
上官婉儿主动执壶,为陈然续上茶水,动作依旧优雅从容,仿佛方才天子在场与此刻独对臣下,于她并无分别。她浅浅一笑,如春水映梨:“陈大人不必拘谨,陛下既已离去,你我说话可随意些。这茶是江南新贡的雨前龙井,陛下特意吩咐备下的,您尝尝。”
陈然端起茶杯,嗅了嗅茶香,却未立即饮用。他目光落在上官婉儿沉静如水的面容上,开门见山:“上官大家,陈某是个粗人,不喜绕弯子。陛下将你安排进北镇抚司,绝非仅仅为了协理江湖情报、甄别异人动向这般简单。北司能人不少,此类事务肖运、莫虎足以应对。陛下……究竟希望你在北镇抚司做什么?或者说,陛下对陈某,对北司,究竟有何更深层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