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希望的土地(1 / 2)

天朝拯救 川流去哪了 3204 字 5个月前

林远出乎意料的成为了克雷姆斯的伯爵。

这当然是一个新爵位,但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斗争中,瓦茨拉夫这样的大领主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一个伯爵算什么,我们国王大人至今还坚称自己是罗马人民的国王呢!

但这对于哈布斯堡来说,却的确算得上是骑脸输出了。

波西米亚咬下来一块自己附属的领地,还装模作样的封了个伯爵!

这分明是在打哈布斯堡家族的脸!

从这个伯爵被册封的那一刻起,理论上来说林远就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矛盾不可调和了。

领地前主人普赫海姆的态度反倒是不重要了……

因此林远也明白,瓦茨拉夫这是通过拱火的方式,让自己站到哈布斯堡的绝对对立面。

这样英明的国王大人就能在未来与哈布斯堡的斗争中,将林远作为绝对信任的打手!

但即便林远明白瓦茨拉夫的用意,此刻也没有拒绝的资格。

虽然林远已经实际上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性,但名义上他目前仍是波西米亚的领主。

南边的哈布斯堡已经得罪了,北边的波西米亚相当于林远的后方,因此必须仍然保持对瓦茨拉夫的臣服。

再加上瓦茨拉夫国王的册封有助于增加林远统治的法理依据。

对于林远来说,这总体上还是个划算的买卖。

瓦茨拉夫一封封指责信被送往了维也纳的宫廷。

而维也纳也派了一个又一个信使反驳波西米亚的无礼。

在这场高层的嘴炮中,林远自然也不能幸免。

来自普赫海姆和维也纳的威胁与指责同样送到了他的面前。

维也纳的摄政公爵威廉在信中声称,如果林远不归还领土,将召集上万人的大军亲自登门拜访!

虽然在人数上略带夸张,但结合南边传来的情报,已经基本可以确定这并非空穴来风。

维也纳的宫廷已经决定召集一支大军,由普赫海姆的皮尔格林大人亲自率领武力夺回包括克雷姆斯在内的所有遗失领地。

甚至必要的时候这支大军将会越过边境,直接攻击波西米亚!

“啧啧啧,上万人的士兵啊,奥地利那边可真看得起我们……”林远放下手中的信件,微笑着吐槽道。

“哼,我们亲手打下的土地,让我们还回去门都没有,大不了我们也征集军队跟他们拼了!”卡蓬锤了一下桌子!

“国王陛下不是声称会维护波西米亚吗,咱们到时候大不了求援!”图马接过话题。

“以我们目前的领地规模,并非毫无应对之力”亨利顿了顿,继续说道:“再加上征集这样一支军队最快也需要数月的,我们目前还有时间准备!”

林远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逐渐萧瑟的窗外。

“大家说的没错,秋收后的最佳出兵时节已经过了,现在已经入冬了,哈布斯堡在冬季不可能召集一支大军向我们进攻!”

“他们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开春,但这样的话又会影响春季播种!”

“因此我们至少有一个冬天的时间做好准备!”

中世纪欧洲领主的军队大多为领地内的征召兵,配合小部分骑士和直属常备军。

因此出兵作战主要受农业生产周期、后勤补给、气候条件及军事动员效率等因素制约,总体上秋收后是最常见的选择。

虽然冬季也属于农闲季节,但会面临后勤与气候的严峻挑战。

严寒天气下,士兵缺乏保暖衣物,马匹和牲畜难以存活,粮食运输因道路结冰或积雪几乎停滞!

再加上冬季农作物尚未成熟,无法在敌方领地获取补给,军需完全依赖后方运输,这在中世纪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特殊战略的需求,中世纪军队很少在冬季主动发起大规模战役,更多是固守城堡或休整。

所以,即便对面维也纳的宫廷对林远恨得牙痒痒,目前也只能忍着等冬天过去再想办法。

在冰雪融化之前,他们最多只能派出小股常备士兵越境骚扰。

而这种小规模作战对于林远等人来说,与送人头无异。

趁着这个时机,林远当机立断的开展了领地内的大发展大建设运动。

将原有的泰尔奇的垦荒活动逐渐向领地的中部延伸,以期在来年提高粮食产量。

与先前分工无异,还是安排亨利带着工人们伐木建房,图马带着另一部分工人开垦土地,克拉拉负责工坊和后勤,卡蓬依旧作为总教官对新征募的士兵加紧训练!

宁华、托马斯、西蒙三人则驻守各地,巡视领地内外的一举一动。

开工最早的泰尔奇周边的建设项目已经完工!

在林远的委托下,埃托雷从波西米亚境内各处购买了大量的绵羊。

现在伴随着羊群的到位,泰尔奇的围栏牧场终于顺利开张。

林远在本地雇佣了有经验的牧民,并为他们配齐了足够的帮手。

要不了多久,这里的牧群便会不断壮大,产出源源不断的羊毛!

而就在围栏牧场的不远处,同时开工的还有羊毛纺织厂!

结合泰尔奇以及整个万豪河谷的气候情况,林远刚抵达时便第一时间规划了这条以羊毛为核心的产业链。

欧洲对羊毛织物的需求非常大,用羊毛制作的衣物比亚麻更柔软更保暖,并且价格相比起皮革也要划算的多。

不只是深受上流社会的喜爱,对于平民来说也能消费得起。

在欧洲寒冷潮湿的冬季,羊毛织物成为刚需,甚至贵族在丝绸衣物内也会衬羊毛里料。

并且羊毛的原材料供应稳定且成本低廉。

相比依赖进口的丝绸或需精细种植的亚麻,羊毛更易获取,成为平民至贵族的普适性衣料。

羊毛纤维具有天然弹性,耐穿不易撕裂,在物资匮乏的中世纪,农民的羊毛外套甚至可以代代相传,这对下层社会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羊毛的用途也十分广泛,粗纺羊毛用于农民的外套、毛毯,保暖且耐磨。

精纺羊毛做成呢绒光滑紧实适合贵族服饰、神职人员法衣,甚至作为盔甲内衬。

而使用热水搓揉制成的缩绒织物能使纤维毡化,防水性强,可以用来制作帽子、鞋靴甚至帐篷!

因此羊毛织物以其强大的泛用性,获得了各个阶层的喜爱,而羊毛作坊也成为了欧洲城市化的最初动力。

平民喜欢他的结实耐用!

而贵族通过穿着精纺呢绒、搭配丝绸镶边来彰显地位。英国议会甚至立法限制平民穿戴高档羊毛织物!

教会神职人员的法衣多用深色羊毛呢绒制作象征庄重,而修道院本身也是养羊大户。

历史悠久的羊毛贸易带动了汉萨同盟、地中海商路的繁荣,威尼斯商人曾垄断欧洲高档羊毛织物的分销。

因此,成为了硬通货的羊毛在欧洲赢得了白色黄金的称号!

英国的羊毛税收入甚至占到了整个英王室收入的三分之一!

而繁荣的产业也激发了生产技术的进步,到了林远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纺车代替手工纺纱,让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倍!

除了羊毛的传统优势之外,林远还考虑到传统的羊毛贸易以及生产中心都靠近海边。

比如英国、地中海、荷兰甚至波罗的海。

而林远所在的中欧,乃至东欧波兰、基辅罗斯等广大的内陆国家仍然存在大量的空白。

正是因为如此,林远才决定让自己的新领地变成中欧的纺织中心!

如今织机已经开动,不久之后林远便能通过近现代的管理技术让自己的白色黄金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欧洲各地!

泰尔奇的工程已经显现了成果,而克雷姆斯这边一切才方兴未艾。

克雷姆斯的地理条件特别是运输条件远比泰尔奇更好。

因此林远计划扩建这里的港口,增加贸易的吞吐能力。

除此之外,从罗贝尔手中得来的矿山和葡萄酒庄园也该起作用了。

如果说羊毛是白色黄金,那么葡萄酒就是欧洲中世纪流淌在贵族体内的血液。

之前我们曾说过,受制于欧洲中世纪的卫生条件,烧水喝还没被人们接受。

葡萄酒精带来的杀菌能力使得饮酒相比于饮生水更加健康。

因此葡萄酒已经事实上成为了贵族的硬需求,并完全有能力成为全民饮品。

之所以没有成为全民饮品,实在是产量供不应求,没法让所有人拿它当水喝。

而林远领地所在的河谷气候非常适宜葡萄酒酿造,直到现在还是奥地利著名的中欧葡萄酒产地。

因此在罗贝尔庄园的基础上,林远计划大规模扩建葡萄种植园,以其强烈的经济能力,带动领地内的繁荣与发展,自然也顺便为林远填满腰包。

除此之外,相比于纯粹起到经济作用的葡萄酒,林远更看重的还是罗贝尔提供的两个矿山。

起初林远计划将铁匠作坊和冶炼厂建造在泰尔奇。

但经过考察才发现,泰尔奇周边并没有富铁矿脉,只有些零星的小矿脉。

还是委托亨利亲自走访之后才发现,克雷姆斯旁边罗贝尔的领地内拥有周边最大的两条铁矿。

可惜罗贝尔这个纨绔子弟根本无力有效经营自己的领地,这两个铁矿一直没有被开发,长期处于空置状态。

但林远显然不会重蹈覆辙,经过与亨利的沟通与协调,两个矿山的开发计划立刻提上日程。

林远甚至还去信给门哈德大师他们,委托大家从库腾堡高价招募一些熟练的矿工,来支持铁矿的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