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诸皇子竟无一人能比上(2 / 2)

毕竟,他自幼便在父皇身边,对父皇的脾性和行事风格了如指掌,这些制度的制定本就源于父皇对家族的深切关怀与长远规划。

然而,现实却给了朱标重重一击。当他看到朱重八听完回答后依旧微微蹙着眉头。

那两道浓眉紧紧地拧在一起,仿佛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脸上的神情透露出不满与沉思,朱标顿时感到一阵强烈的震惊与疑惑。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

他暗自思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连父皇一直以来坚定推行的这些制度,如今也开始动摇了吗?

朱标清楚地记得,当初立下《皇明祖训》时的情景。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皇宫内的大殿庄严肃穆,朱重八身着龙袍,威严而庄重。

他拉着几个儿子,眼神中满是自豪与坚定,胸脯拍得震天响,声音洪亮地说道:“孩儿们,咱为老朱家八代后裔都精心制定了一套制度,足以让他们衣食无忧、富足安稳地过完一生。”

“你们一定要把《皇明祖训》牢牢记住,将来务必严格实施下去,不得有丝毫懈怠!”

那时候,朱重八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憧憬,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朱标至今回想起来,那些画面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可如今,眼前的景象却让朱标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他几次欲言又止,嘴唇微微动了动,想要开口询问父皇究竟为何如此。

但看到朱重八一脸的严肃,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有要与他交流的兴致,朱标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候着。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宣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觐见!”朱重八突然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

“宣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觐见!”大太监刘和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声重复着朱重八的命令。

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久久不散。

朱标听到这道旨意,脸色微微一变。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场召见恐怕不简单。

但他也只能按捺住内心的不安,继续站在一旁,等待着其他兄弟的到来。

一刻钟的时间,在朱标焦急的等待中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依次走进了武英殿。

他们的脚步声在殿内的石板地上回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疑惑和好奇。

一进殿,众兄弟便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不解。

他们彼此交换着眼神,似乎在询问对方是否知道父皇此番召见的目的,但每个人都只是轻轻摇头,表示自己也一无所知。

看到大哥朱标也在殿内,众亲王更是感到惊奇。

他们纷纷快步上前,毕恭毕敬地位列朱标左右。

朱樉悄悄地拉了拉朱标的衣袖,动作很轻,生怕被朱重八发现。

他挤了挤眼睛,小声说道:“大哥,你知道父皇叫咱们来干啥吗?”

朱标的嘴角微微动了动,轻声回答道:“我也不清楚,父皇没说。”

说完,他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

众亲王们站定后,都忐忑不安地看向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的朱重八。

平日里,他们在各自的藩地那可是威风八面,说一不二,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

可一回到皇宫,面对朱重八,他们就像老鼠见到了猫,心里充满了敬畏和恐惧。

此时,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屏气敛息,连大气都不敢出,只能静静地等待着朱重八开口。

朱重八并没有让众亲王们久等。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那眼神仿佛能洞悉每个人的心思。

然后,他再次将刚刚询问朱标的问题问了出来:“你们对藩王宗亲制度和宗亲等级制度有何看法?”

众亲王们听到这个问题,先是一愣,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们没想到父皇会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

但在朱重八威严目光的注视下,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只能硬着头皮,纷纷讲述起自己的看法。

朱樉率先开口,他微微欠身,脸上堆满了笑容,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这制度简直太妙了!您如此深谋远虑,为咱们朱家子孙的未来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有了这制度,咱们老朱家的江山定能千秋万代,永享太平!”

朱棡紧接着说道:“是啊,父皇,您的英明神武儿臣等望尘莫及。这制度不仅保障了咱们皇室宗亲的利益,更是稳固了国家的根基,实乃一举多得的良策啊!”

朱棣则神色沉稳,拱手说道:“父皇,儿臣认为这制度彰显了皇家的威严与恩泽,让天下百姓都能感受到我大明皇室的风范,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周王朱橚和楚王朱桢也纷纷附和,言辞间都是对朱重八的赞扬和对制度的肯定。

他们的回答虽然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但核心意思却大同小异,都在极力夸赞朱重八的英明决策,认为这两项制度完美无缺。

朱重八静静地听完众人的回答,脸上的失望之色愈发明显。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感慨。今日一番问政,本希望能从皇子们口中听到一些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可没想到,竟无一人能给出他真正想要的答案。

与朱郴相比,他们在见识和思考上都相差甚远。

想到这里,朱重八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落寞,他靠在龙椅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