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1 / 2)

在朱郴那一番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理论如同一场思想风暴,不停地在朱重八脑海中翻涌、激荡,进行了一轮深度的“洗脑”之后,朱重八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原本对于分封藩王的想法仅仅局限在国内。

可朱郴的一番阐述,却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看到了分封藩王于海外这件事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只觉此事大有可为。

他暗自思量,觉得只需回到宫中,找几个得力的谋士,将这些想法稍加整理梳理一番。

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极具价值的备用选项,纳入到未来的政治规划之中。

想到此处,朱重八看向朱郴的眼神瞬间变得不一样了,那目光之中充满了欣赏与赞许,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

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情不自禁地对朱郴刮目相看。

不知怎的,一股强烈的爱才之心在朱重八心底油然而生,且愈发浓烈,浓烈到让他完全来不及思考,话就已经脱口而出。

“朱郴,你可曾想过入朝为官呢?”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觉得自己的称呼有些不妥。

自己又补充道,“若你想做官,咱……本官可以举荐你!”

此时的大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轨迹。

自从洪武三年那一次开科取士的热闹之后,这些年的朝堂之上,就再未出现过科举的喧嚣。

一直要等到洪武十八年,科举的大门才会重新开启,再度广纳天下英才。

而在当下,朝中的人才来源主要依靠两个途径,一是各地官员的举荐,二是从国子监中选拔。

在这样的人才选拔体系下,若有一个正二品大员有心举荐一个官员,那起步便能授予七品官职,这可着实不低了。

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穷尽一生,能做到七品官就已经算是人生巅峰了。

再想往上晋升,那可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完美配合,才有那么一丝机会,而且即便如此,这机会也是极其渺茫,如同在浩瀚星空中寻找一粒特别的尘埃。

朱郴听到朱重八这番话,起初心中猛地一动,毕竟入朝为官,在常人眼中可是光宗耀祖、飞黄腾达的好机会。

可这念头仅仅如流星般一闪而过,很快,他就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处哪个朝代,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明朝官场的复杂与凶险,那些残酷的政治斗争画面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闪过,他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于是,他缓缓摇了摇头,脸上带着谦逊温和的笑容,说道:“不了,陛下,我实在没那个志向,也没什么能力。我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老百姓,只想着能平安快乐地过日子,享受这平淡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朱重八听到朱郴的回答,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露出十分诧异的神情。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朱郴,仿佛在看一个来自异世界的怪物,说道:“有官都不要?你这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他的认知里,入朝为官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是光宗耀祖的荣耀,是飞黄腾达的捷径。

可眼前这个朱郴,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让他实在难以理解。

马皇后坐在一旁,原本一直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对话,此时听到朱郴的回答,同样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她微微皱起眉头,眼中满是疑惑,轻声说道:“是啊,这么好的机会,为何要拒绝呢?”

朱郴笑了笑,却没有说话。

他心里明白,这事可不能多说。

他深知朱重八的性格,这位皇帝陛下一向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

要是自己解释得稍有不慎,让朱重八误以为自己只是在假意推辞,以他的性子,肯定会觉得是在为自己好,强行给自己举荐官职。

到那时,自己可就真的陷入两难的困境,骑虎难下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若是被举荐为官却不奉召上任,那可是要被砍头的重罪。

就比如前些年山东黄家的两位大儒,学问高深、声名远扬。

朱重八几次三番派人前去邀请他们入朝为官,本以为是给他们莫大的荣耀。

可这两位却一心只想做闲云野鹤,为了不踏入官场,甚至不惜狠心将自己的大拇指剁掉。

他们想着,手指没了,就无法握笔,自然也就无法做官了。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此举彻底激怒了朱重八,这位皇帝陛下龙颜大怒,直接下令将他们三族问斩,来了个“三族消消乐”,那血腥的场景至今仍让许多人胆战心惊。

所以,朱郴打定主意,不愿意在此事上再多说哪怕一个字,生怕一不小心就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朱重八见朱郴这幅坚决的模样,便也渐渐明白了他的心意。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毕竟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如此有才华、有见识的年轻人,却不愿意入朝为官,实在是有些可惜。

但这失望的情绪仅仅一闪而过。

很快,他就突然想起来,朱郴可是自己的儿子啊,堂堂皇子,根本不需要通过做官来证明自己,也无需依靠官职来获取权力和地位。

想到这里,朱重八心中释然,便不再纠结此事。

他反而静下心来,仔细品味刚刚与朱郴交谈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

忽然,朱重八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抬起头,紧紧盯着朱郴,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探寻。

“你刚刚说的什么中亚、西亚、东欧、西欧,都是些什么地方?咱为何从来没听说过?”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仿佛一个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渴望揭开未知世界的神秘面纱。

朱郴见此,嘿嘿笑了起来。

他站起身来,微微弯下腰,示意朱重八坐得靠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