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星渊入浩然书院(2 / 2)

两位执事皆是书院中负责接待外客之辈,阅人无数,但这一次,他们都感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敬畏。

两人不敢有丝毫怠慢。

其中一位执事收好折札,恭敬而又客气地回道:“星渊先生,请稍等片刻,小人这就入内禀报,请诸位暂且在外侧客亭稍作歇息,待院中长老前来与星渊先生商谈。”

星渊点头示意,语气平和:“多谢。诸子可先在客亭调息,待候消息。”

执事行了礼,转身越过院门,人影融入浩然书院深处的朱墙与院廊之间。

留在门前的另一执事仍然半立着,目光不时朝那方刚刚离去的身影投去好奇的一瞥,随后带着恭谨的姿态引领十六名弟子向外侧客亭而去。

半盏茶的光景不到,先前入内的执事已匆匆回到门前,他躬身作礼,恭声道:“星渊先生,院中长老已有吩咐,请随小人入内,接客大殿正等候诸位。”

话音未落,那执事便率先回转,身影掠入朱墙之间。

星渊微微颔首,示意弟子随行。

十六名弟子收拾衣袍,跟在其后,脚步沉稳,面上既有几分期盼,也有少许紧张。

院内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润,两侧松柏掩映,殿前雕栏上书着古雅匾额,风带着一股卷帙古香,吹动书旗,发出低沉的沙响。

穿过数重殿宇,院内学子纷纷侧目。浩然书院的学子们衣饰洁白,气度从容,他们或立于阶侧行礼,或在廊下低声议论,但没有一人出声打断,恭敬与好奇在目光里流转。

引路的执事走得不急不缓,偶尔侧目向星渊交代书院之礼与规矩,星渊皆淡然应答,步履如山,不与外界攀比。

不多时,接客大殿出现在众人眼前——大殿高阔,殿檐飞翘,梁柱上绘着经卷纹饰,殿内香炉若隐若现,几位年长的浩然书院长老立于殿中端坐,衣袍素雅却气势不凡。

长老目光在星渊与十六名弟子身上逡巡,神色平静却带着审视。

那位先前入内的执事轻声介绍道:“回禀长老,大夏学府来人已经带到。”

说罢回身示意,恭请星渊上前,然后就退出大殿。

星渊领众缓步入殿,至殿前,乃行一礼,声音平和而恭敬:“在下星渊,来自东域大夏皇朝,此次是带我朝弟子前来书院进修。”

殿内静谧,几位浩然书院长老端坐,目光落在星渊身上。

银须长老并未多言,眉心微微一动,一缕如丝如潮的神念悄然散出。此念如水波涟漪一般,轻而易举便笼罩了星渊全身。

星渊虽是刚刚突破大帝境、修为才稳固不久,但在这些早已迈入大帝境多年、底蕴深厚的长老面前,他的境界气息无处可藏。

片刻间,几位长老眼中皆闪过一抹讶色。

——大帝境!

——还是来自东域!

要知道,东域灵气贫瘠、资源匮乏,能出准帝境已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是一个刚刚出现的大帝。

另一位白眉长老沉声开口:“星渊道友,你来自东域?可曾听闻东域被一个皇朝统一?”

星渊神色平静,坦然道:“不瞒诸位道友,在下所在的大夏皇朝,正是统一东域的皇朝。”

此言一出,大殿中气氛顿时凝重几分。

几位长老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心中暗暗震动——东域虽然比不上中域辽阔,但疆域之大,也相当于中域四五个州。

自上百万年以来,东域势力割据,无人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统一,而如今,一个皇朝竟在极短时间内一统东域,其背后必有非凡的实力与手段以及深厚的底蕴。

银须长老缓缓道:“星渊道友,东域之事,我等多少有所耳闻。如今既见阁下修为,才知传言非虚。大夏皇朝……不容小觑。”

几人沉吟片刻,当即低声商议一番。

最终,银须长老微笑颔首:“既然如此,我浩然书院愿接纳大夏学府的弟子入院进修。”

星渊闻言,眼底闪过欣喜之色,拱手道:“多谢诸位长老成全,星某感激不尽。”

十六名弟子亦齐声行礼:“多谢长老成全!”

随即,他话锋一转,正色道:“不过,我浩然书院虽愿接纳大夏学府弟子入院进修,但学院自有规矩——所有欲入院的学子,皆须经过考核,方能确定其在院中所处的层级与待遇。”

“若有人未能通过考核,也不必灰心,我院会看在大夏的面子上,可暂列为‘记名弟子’,继续修行,将来可再行挑战考核。”

星渊闻言,并未有半分不满,反而点头道:“这是自然。唯有足够的天赋与实力,才值得书院耗费资源培养,星某对此深以为然。”

银须长老微微一笑,便为星渊与十六名弟子介绍浩然书院的弟子等级:

“我浩然书院的弟子,共分四个等级。”

“最低为记名弟子,仅享有在书院修行的资格与最基本的资源配给;其次是外院弟子,需修为与学识均达一定标准,可学习部分院藏功法与术业;再上是内院弟子,不但修为卓越,学识亦须广博,能得到院中核心培养;而最高者,乃是亲传弟子,直接拜在长老或院长门下,享有最高级别的资源与指导。”

“考核,不仅看修为,也考察心性与悟性。因为在浩然书院,学识与实力并重,缺一不可。”

星渊认真听完,暗暗点头。

此规矩与大夏学府类似,只是浩然书院的等级划分更为细致严苛。

“多谢长老解说。”星渊拱手,“我大夏弟子既然要进入贵院进修,愿遵贵院规矩行事。”

几位长老再次对视,终有一人笑道:“既如此,考核之事,三日后便可进行。星渊道友与弟子们先在客殿安顿,熟悉院中环境。”

星渊点头应下,心中暗松一口气。

只要这些弟子能进入浩然书院修行,哪怕是从记名弟子做起,夏浩交付的任务也算圆满。

当然,星渊也愿意相信十六名弟子的天赋和实力,毕竟他们可是从整个东域选拔出最为优秀的弟子。

接客大殿内,随着星渊带着十六名弟子在执事引领下离去,殿中几位浩然书院长老的目光依旧停留在他背影上。

白眉长老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凝重:“东域……在短短十数年间被一个我们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的皇朝统一,这本身就是震动中域的大事。如今那位皇朝的大帝亲自带弟子前来,绝非寻常举动。”

另一位灰衣长老缓缓点头:“而且他身上那股气息——虽内敛,却深不可测。若我没看错,他才入大帝境不久,但底蕴并不逊于在境界中浸淫数百年的老牌强者。”

银须长老目光微闪,语气低沉:“无论如何,这件事必须禀告院长。东域素来贫瘠,数万年来都没能出现过大帝,并且各方势力林立,从未有一朝能完全收拢。如今大夏皇朝的出现,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一场早已布局的棋局。”

几人对视一眼,几乎不需多言,便已达成共识。

银须长老略一拱手:“此事由我亲自前往,请院长定夺。”

话音一落,他的身形宛若被虚空吞没,刹那间便从大殿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