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犹抱琵琶(1 / 2)

关于《琅琊榜》开篇拖不拖沓?

只能说,纵观全局,一切都是必要的铺垫!

就比如李嘉恒、冯姐重点吐槽的开头部分。

其实是在通过一系列侧面描写,烘托主角梅长苏的逼格。

先是由琅琊阁阁主,引出大梁出使北燕的使团,接着引出誉王和太子,皇后和贵妃,两方势力形成夺嫡局面。

誉王能干,顺利替皇帝完成巡视任务,得到两颗王珠的奖赏,成了七珠亲王。

而太子,在位六年,牢牢占据大义名分。

双方势均力敌。

这个时候,自然而然要引入一个变量。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变量是什么呢?

答案很明显。

这时候,前面琅琊阁阁主的铺垫就起到作用了。

北燕六皇子被立为太子。

这一消息,顺着大梁使团传到了誉王耳中。

同时被带来的,还有一则关键信息——六皇子在夺嫡成功前,曾亲上琅琊阁,得到过一个锦囊。

琅琊阁号称能衡量天下大事,盘点世间英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其实说白了,就是个非常牛逼的情报机构。

在得知隔壁北燕一个不怎么出挑的六皇子,竟然仅靠一个锦囊,就被成功立为太子。

誉王会怎么想?

他当然觉得自己这么优秀,又这么得梁帝宠爱,只要效仿隔壁六皇子,必能击败太子,取而代之。

于是他迫不及待的问道:“这位北燕六皇子,所得到的锦囊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最终得到使臣一个颇有逼格的回复:“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

这种侧面烘托牛不牛逼?

放网文里面,自然是牛逼的。

就这一句话放出来,那绝对是逼格满满,段评99+。

但要放到电视剧的尺度,由演员亲口说出这句话,感染力就大打折扣了。

这也是为什么原时空里,《琅琊榜》的前期收视率、播放量等数据均表现惨淡。

说白了,这种通过配角的神态、表情、反应、话语,侧面烘托主角的表现手法,放在影视剧里,就是显得节奏慢!

网文还讲究黄金三章呢!

你一个电视剧,第一集过半主角都还没登场?

像话么?

别说一开始有个主角梦中惊醒的镜头,那压根不算正式出场!

言归正传,从使臣那得知锦囊内容后,又一个问题出现。

麒麟才子是谁?

观众自然能猜到,这所谓的麒麟才子,肯定是主角咯!

但站在誉王的视角,这说了,又好像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