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外蒙收购计划5(2 / 2)

首先是外交部的发言“自我们公布了外蒙回归的消息之后,欧洲诸国只是议论居多,并没有干涉的意图,其次美国反而有煽风点火的意图,召见我们的大使,只是询问了一下经过,然后反而讨论起了沙俄从我们这拿走的土地,看样子希望我们与俄罗斯发生武装冲突,甚至是战争。”

杨镜舟作为收回外蒙的负责人,功绩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接着开口道“至苏联解体之后,以欧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疯狂的蚕食苏联之前组建华约体系的国家,波黑战争,且车臣民族主义者焦哈尔.杜达耶夫早在苏联解体之时就宣布了独立,只是未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据可靠情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已经决定派兵镇压,阻止车臣的独立。

因此我们收回外蒙从欧美与其他国家的反应来看,已经是既定事实,唯一的变数就是俄罗斯,但具体情况要看俄军在车臣地区的表现,若是轻易的镇压了车臣的独立,那自然有精力在外蒙来挑衅,找事,若是车臣镇压失败,就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外强中干,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图谋一下沙俄之前强行抢走的150万平方公里土地,以经济战,贸易战为手段,不说全部收回,也能以攻为守。”

对于杨镜舟的以攻为守的策略,众人都表示了赞同,后续的一切行动还得看俄罗斯在车臣战争中的表现。

以下是对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从清朝攫取领土的正确概况梳理:

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清朝领土的主要情况

1.《瑷珲条约》(1858年)

-背景:沙俄趁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联军侵华),以武力威胁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

-割让领土: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沙俄,今属俄罗斯阿穆尔州等地。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为后续完全割让埋下伏笔)。

2.《北京条约》(1860年)

-背景:沙俄以“调停”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名,强迫清朝签订。

-割让领土:

-正式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今属俄罗斯滨海边疆区。

-确认《瑷珲条约》中黑龙江以北领土的割让,进一步扩大沙俄在远东的领土控制。

3.《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

-背景:沙俄利用清朝在新疆地区的统治危机(阿古柏叛乱等),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迫使清朝签约。

-割让领土:新疆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至斋桑泊、伊犁河下游等地区,约44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割占,今属哈萨克斯坦东部、吉尔吉斯斯坦及俄罗斯部分区域。

4.《伊犁条约》(1881年,原称《改订条约》)

-背景:沙俄此前出兵强占伊犁地区,清朝通过外交谈判(曾纪泽出使)收回伊犁,但被迫接受苛刻条件。

-割让领土:清朝虽收回伊犁九城及周边部分土地,但割让塔城东北和伊犁以西约7万平方公里土地,沙俄还勒索900万卢布“赔款”。

总计丧失领土

通过上述不平等条约及后续勘界协定,沙俄共从清朝攫取约150万平方公里领土,涉及今俄罗斯远东地区(如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等)、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