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前往藏书楼自然不需要他自已动腿。
姜魁安排了一辆马车,载着姜太虚来到藏书楼。
当姜太虚踏入藏书楼之时。
花白头发老者颇为惊讶,因为姜太虚才离开没几个时辰,怎么又来了?
旋即他想到一个可能,试探地问道:“小太虚你是感应到了气感了吗?”
炼气第一层的入门首先要感应到气感,然后与天地灵气建立感应,吸收天地灵气进行炼化。
单是气感这一步不知道难倒多少修士。
入门艰难。
不过,资质越好,感应天地灵气的难度也越低。
姜太虚随意嗯了一声。
花白头发老者倒吸一口冷气,苦笑道:“不愧是双灵根天才,就是非同凡响。老朽当年感应到气感可是花了足足十天。”
他仿佛知晓了姜太虚的来意:“感应到气感之后,你是不是犯愁如何炼化天地灵气,所以才来藏书楼翻阅前人的批注对吧?”
姜太虚点点头。
“好吧,你去吧。”花白头发老者大手一挥,示意姜太虚进入。
说完,他有些心灰意冷地躺在躺椅上,双目空洞无神,好似被姜太虚打击到了。
姜太虚不忍心将真相说出,不然花白头发老者非得被打击的道心崩碎。
藏书楼的一楼是包罗万象的杂书。
二楼是炼气期的典籍,包含各种功法、术法和秘法。
三楼是筑基期的典籍。
他一来就直奔三楼,理论上他没权限踏足三楼,但是花白头发老者给他开了所有权限。
就连筑基期的典籍他都能翻阅。
不过,藏书楼有藏书楼的规矩。
二三楼包含的功法、术法和秘法的典籍都只有一个名称和内容简介,真正的原本不知道放在哪里。
这让他想要偷学几个术法的想法落空。
好在一层的典籍都是完整的全本,除了介绍修仙界势力地理风土人情的杂书之外,还有前人对于功法、术法修炼的经验和心得。
姜太虚如今已经是炼气十层的境界,神识已经做到外放。
他并不需要用眼睛一个字一个字读书,神识外放,随便一扫就将书籍中的信息了然于心。
这就是修士的厉害之处,不光是阅读信息快,而且他的记忆力十分可怕,过目不忘。
大量的信息都灌注他的脑海里,姜太虚自动将无用的信息过滤掉,只留下他需要的信息。
“嗯?”
突然,当他的神识扫过一本发黄的古籍之时,他发出一声惊讶。
他目光一凝,颇为凝重地亲手取来那本发黄的古籍。
这本发黄的古籍是四百多年前一位家老的一些心得。
这位家老的修为颇高,臻至炼气十层,有望筑基,奈何他的宗门认为他突破筑基的希望不高,不愿将筑基丹浪费在他身上。
他不甘心道途断绝,遍寻筑基之法,翻阅古籍,真让他有些所得。
传闻在非常古老的年代,人族修士筑基并不是使用筑基丹,筑基有着许多办法。
其中最厉害的筑基之法名为天道筑基和地道筑基,采用这两种方法筑基的都是天才。
天道筑基,以先天之气筑基。
地道筑基,以地脉元气筑基。
但是接下来的发现让他犹如当头泼了一瓢冷水。
由于天地环境大变,先天之气难寻,再没人能做到天道筑基,地脉元气倒是遍地都是,但是地道筑基的难度颇高,只有天才才能做到地道筑基。
直至一位丹道大贤感慨修士筑基困难,创造出筑基丹,为修士筑基开辟通天大道,泽被天地修士万万年。
以筑基丹筑基被称为人道筑基,成为了如今修士筑基的主流之法。
筑基丹的材料比先天之气和地脉元气容易获得,难度也比天道筑基和地道筑基低。
不过。
有得必有失。
人道筑基的成就也远远低于地道筑基和天道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