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奉旨行凶 子醉今迷 1681 字 5个月前

“我身子无碍。”傅二太夫人笑容和蔼:“只是刚才跪久了膝盖有些疼。”

午思还想伸手搀扶。

她摇了摇头:“这是跪皇上跪出来的。别扶。皇上跟前,不好。”即便出了屋子,依然在仁昭宫地界,依然是皇上眼皮子底下。

午思想到太子所言,四家世世代代都忠君且行事谨慎小心,从不逾矩半步。见状她只能暗自喟叹着点点头。

傅二太夫人倒是更加喜欢这个机灵懂事的小孩儿了。

其他宫人远远缀在后头。傅二太夫人走到庭院中略略回头,见他们知情识趣,便与午思轻声道:“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过遇到了难处也别总憋心里。我家有个堂孙在宫里任职。”顿了顿,声音又低了几分:“这事儿原是我家老太爷安排的。你也知道,我们年纪大了,经不住担心受怕。他跟着他爹和叔父远在福建长大,本不在京中。我家老爷做主,求了先帝让他来京得了个御林军的职务。他最是憨厚不过的,你如果有难处尽可以找了他。”

俨然是把小午子当成了自己人,有什么话没瞒着。

她这个堂孙是国公爷次子,年满十四的那年,正值她两个儿子亡故之时。夫妻俩悲痛不已,老太爷趁着时机求了先帝恩典,这才有了傅青霖没去军中反而入京为官这件事。

午思知道傅二太夫人说的是傅青霖,那父亲和叔父便指的傅荣泰和傅荣添。

傅家老国公爷夫妻俩早已过世。傅大将军傅荣泰身为世子,承袭成为卫国公。傅青霖正是傅大将军的儿子、先皇后的侄儿。

至于傅二夫人家的嫡长子,则是领了个文官的职务,跟在傅大将军身边做谋士军师。二房的两位老人也不求长子如何的荣华了,左右有傅家庇护着,再差也比寻常的官员更有尊荣富贵。他们只求长子健康平安。倒是他的次子,正跟在傅小将军身边历练着。

午思想到方才这位老人的哀戚痛楚,心中大恸。又见老人家在这种时候还不忘记她这个小小的太监,知道傅家人重情重义,即便她身份低微也不忘记照顾,忙道:“您放心,我师父是封公公,宫里没谁敢欺负我的。”

傅二太夫人却是叹了口气,再次仔细打量过去。

这孩子瘦瘦小小的,双手细瘦莹白,照在太阳底下肌肤有着半透明似的冷白,一看便是身子骨弱气的模样。

他能到封淮身边做徒弟,还跟在方家小子身边打下手,听闻还得了太子的青睐处处相帮,定然是个老实本分的。偏偏这宫里处处是暗涌,如果身份不够尊贵没有权力握在手里,越是打眼越是容易惹了人嫉妒。

“你听我的就是。”傅二太夫人用哄着自家孙辈的语气,笑着说道:“我家那孙儿也是经历过风浪的,最可靠不过。你有难处尽管寻他。”

话到这个份上,再推辞便有些不识好歹了。午思连忙应声谢过。

傅二太夫人这才放心了几分。

到了仁昭宫门口,她拍了拍小午子手背:“你是个心眼儿实的,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只一句,你既是帮了我儿,我这心里就把你当自家孩子看着。最近若能出宫去,记得到卫国公府来看我,陪我说说话。若是日后你出宫去的时候我不在京城了,便到卫国公府说你是午思,他们断然会给你安排住处吃食的。”

她本也是跟着二老太爷住在福建的。前段时间傅小将军来户部领军饷银票,恰好她想回京看看了,便跟着来京小住。

谁知遇到了接连的意外,还遇到了女儿遭逢大难。也算是个让人难过的巧处,倒是可以在女儿出殡前再看最后一眼。

京城距离北疆比起福建来近了许多,这段时间她不打算回去了,就守在京中等着贪墨案查个水落石出。

午思知道这位老人话语诚恳,不愿她担忧,忙应了下来。

傅二太夫人又高兴了几分,与他到了别。转身由宫人引着往坤华宫澄雪轩去,想到了女儿的亡故,不由老泪纵横。

午思遥望着老人蹒跚的脚步,心下不忍,赶忙转过身子生怕下一刻眼泪就会出来。眼睛模糊间,她眼角余光扫到不远处大树下站了个高大挺拔的身影,脚步微顿,决定装作没看见径直往内御膳房去。

谁知她还没来得及转过方向,那人却是轻轻叹息着扬声唤她:“怎的见了我反而躲着。过来。”

这下子真是没辙了。午思只能不甘不愿地慢吞吞往那边走着,心里头忍不住嘀咕着,倒是把刚才的伤感淡化。

嵇崇涧看着她这般小模样,不由好气又好笑,语气不自觉地温柔下来:“我们即将往良槐县去,我有些话要和你单独说。”

午思不信他。

此处是仁昭宫,前头放眼望去便是皇上所在的正殿。有什么话重要到如此地步非要在这个时候讲?再说了,真有甚急事,也能遣了宋业和梁玉过来,哪需要他屈尊降贵亲自来找她了。

腹诽归腹诽,该有的礼数却不能少。午思只能慢吞吞跟在太子殿下身后往院外小径的阴凉处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