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游艇厂设在这里合情合理,便于运输。不过这片美景,更适合做一处别墅。”
大卫笑着回应:“以后这里归你所有,你想怎样使用都行。”
说完,他疑惑地瞥了眼莉莉丝,她虽知吴耀祖即将收购RIVA,却毫无反应。
细细一想,这也正常。阿兹慕前年刚收购贝蒂,不可能立刻出售。
于是边走边低声询问吴耀祖:
“那位小姐似乎对你颇为在意,你是不是打算同时买下RIVA和贝蒂?”
在他看来,那个女人如此上心,或许只是希望被阿兹慕收购的贝蒂能再次成为独立品牌,由贝蒂家族重新管理运营。
吴耀祖摇摇头答道:
“我要建造一艘超百米的巨型游艇,现有的阿兹慕和贝蒂显然无法胜任。RIVA收购后可参与部分设计。”
“巨型游艇?”大卫惊讶地追问,“这得花多少钱?”
“预算控制在2亿之内。”吴耀祖语气轻松地说。
大卫沉默片刻后问道:“为何一开始就让别人接手RIVA呢?”
“造出来又如何?船厂位于内陆湖泊旁,完工后怎么运出?”吴耀祖冷冷扫视他,“你本就不热衷游艇事务,卖了岂不是更好?念及你是新交之友以及彼得的情面,5000万我都答应。”
“可总觉得错过了重要订单。”尽管理解其中逻辑,大卫仍惋惜道,“2亿啊……约翰,你在金融市场如此挥霍无度吗?先前私人飞机、收购RIVA都算不上,如今这艘超艇,简直是……”
简直是对金钱的漠视!
大卫·梅隆细细思量,除了继承家族资产外,至今快30年的努力,所得似乎不及这年轻人一掷千金的豪迈。
短短时间里,他仅凭自身努力积累的财富,远逊于对方购艇所花的金额。
真是令人愤慨!
听闻大卫的感叹,吴耀祖平静回应:
“每个人天赋不同,我只是恰好擅长金融市场操作,正如你擅长银行业务一般。大卫,巴菲特提及,在你领导下,纽约梅隆银行始终是全美业绩最佳分支。”
大卫摇摇头谦逊道:“或许我略有专长。但身为纽约分行管理者,若连第一都做不到,那确实太差劲了。”
梅隆家族源远流长,在美国政坛与经济中曾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掌控金融、铝业、石油、煤炭、造船、钢铁等数百家大型企业。
这般超级富豪家族的影响贯穿美国商业、政治、金融、慈善及艺术品收藏界。
鼎盛时,梅隆家族堪称美国顶级名门望族。
仅以梅隆银行为例,其资产规模达300亿美元,在全美排名前列。
步入21世纪后,梅隆银行与纽约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梅隆银行,跃升为美国十大银行之一。
然而,梅隆家族最为鼎盛的时期,是安德鲁·梅隆执掌家族的几十年前。
那时,梅隆家族的财富远超洛克菲勒、福特、杜邦等集团,更胜于休斯、卡特、亨特等新兴富豪家族。
如今,历经百余年发展,家族成员繁衍众多,资产虽在持续增长,却因分家而逐渐分散,整体凝聚力已大不如前。
在这种局面下,梅隆家族昔日的影响力已不复存在。
即便如此,若家族全体联合,依然足以震慑任何美国豪门。
可惜,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如今的梅隆家族早已四分五裂。
大卫·梅隆便是家族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这支梅隆家族曾掌控着梅隆银行的核心资产。
几轮分家之后,到了大卫这一代,其影响力仅局限于纽约市的梅隆银行。
家族余荫让大卫·梅隆与其父得以轻松成为亿万富翁,并主导纽约的梅隆银行事务。
若要谋求更高成就,则需个人努力。
大卫之父表现优异,使家族资产扩张数倍,这也为大卫奠定了基础,得以享受富二代生活。
上述信息源自吴耀祖返港后,委托新组建的国际商业顾问团队深入调查所得。
吴耀祖为何对大卫·梅隆展开调查?
因为他有意与大卫合作。
“假设……我是说假如。”吴耀祖注视着大卫,“如果我收购一家美国银行,大卫,你是否愿意负责管理它?”
此言令大卫略显错愕。
大卫不解吴耀祖意图,警惕地打量着他:
\"我目前仍在梅隆银行任职,这个身份可能不太适合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确实需要我的帮助,或许我可以考虑,但这要看具体情况。\"
吴耀祖听闻此言,嘴角微扬,随即转移了话题。
收购一家美国银行,让梅隆银行的员工站在台前,同时与华尔街联手,这是吴耀祖的战略构想。
他的目标还包括打造美国第四大电视网络,渗透赫斯特家族的媒体帝国,并通过电影文化影响好莱坞,最终与华尔街的巨头们展开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