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丽吉特,今天的戏是‘第十七场钟楼捉妖’,镜头不少,辛苦你了。”吴耀祖查看日程表,发现这场戏有几个镜头需要周慧慜配合,但周慧慜暂时无法出镜,未来还得补拍。
“我恐高!”林清霞嘟嘴抱怨,“五层楼高的钟楼,一站上去我就全身发抖,不知道要NG几次!”
“你能行的!”吴耀祖鼓励道,“那里有平台,别往下看就没问题,而且也没有台词,做几个动作就行。”
林清霞穿的是定制服装,由完美娱乐设计部制作,仿照《黑夜传说》中贝金赛尔的形象,内穿黑色紧身衣,外搭蓝色风衣。
这是吴耀祖电影版《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马小玲的战斗装。
林清霞虽身材不错,玲珑有致,但与电视剧版万蚊子版本相比,她的双腿不够修长夸张。因此,她不必像万倚雯版那样在大雪天也露出双腿,导致关节疼痛。
这个版本的马小玲凭借匀称身材和黑夜传说风格的紧身衣同样魅力十足。
电影上映后,这套装备可能引发香江女性的追捧。
若能像《无双》一样在欧美市场取得成功,大洋洲的女性或许也会热衷于这套衣服。
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简单沟通后,林清霞继续化妆。
等林清霞准备妥当,吴耀祖脱口而出:
“真酷!”
“酷?”林清霞掩嘴轻笑,“酷是什么意思?我是说看起来冷酷。”
她转身一圈,忽然从长靴中拔出武器,反手一挥,架在吴耀祖颈间。
经过一个多月的武训,她动作流畅自如,颇显专业。
“喂,小心点!别真伤着人!”吴耀祖看着她笑盈盈的脸庞说道,“演戏时得认真,尤其对战妖魔时,眼神必须凶狠!”
他在指导她的表演。
“你是我男人,我没法凶狠,顶多眼神冷淡。”林清霞收起武器,漫不经心地问:
“你之前说要去欧洲,怎么一直没动身?再过一个月就过年了,到底什么时候出发?”
这才是她真正关心的事。
尽管知道他有多个女人,自己并非最特别的那个。
但深陷其中的林清霞已坦然接受现状。
她眼下最大的愿望,便是希望吴耀祖能多陪伴自己。
若他过年都不在香江,那日子会很无趣。
“18号到19号。会去法国和意大利,之后赶在年前回来。”
处理完剧组事务,吴耀祖即刻飞往欧洲。
此时王景派人通知,钟楼布置完毕,林清霞可以入镜。
今日戏份以钟楼为主,内外场景皆需拍摄。
根据剧本设定,民国戏结束后,时间线转至现代,先拍一段香江都市外景,镜头渐入一辆行驶中的车。
林清霞与周慧敏坐在车内,女主角登场。
她们目标是钟楼。
车停下后,周慧敏不会参与捉妖,留在楼外等待,林清霞捉妖结束再会合。
剧本按时间排序设计镜头,实际拍摄则分开进行,今天先拍林清霞部分,车和周慧敏的戏份延后半个月。
许多电影中的“穿帮”现象,往往源于同一场景分不同时间段拍摄,需重新布置场景和道具,工作人员在现场处理难免会有细微差别,后期剪辑时这些差异可能未被察觉,从而导致画面错误。
“钟楼捉妖”的戏份是为女主角马小玲的高强武艺做铺垫,同时借她与女配角王珍珍的对话,展现两人职业背景。
目前剧组全员都在钟楼门外等待。
观众看到的是从远处推近的镜头,先拍摄钟楼外景,因钟楼不高,只需使用吊臂车即可完成,若更高,则需出动直升机。
如今拍类似场景,一架无人机就能搞定,效果更佳。
外景拍完后,镜头转向大门,定格在林清霞的背影上。
林清霞今日的任务是侦查,仅拍摄氛围渲染的镜头,“妖物”与她不会在楼内相遇,实际打斗将在楼外展开。
马小玲必须追至楼顶,才能找到妖物的痕迹。
根据剧本设定,这座钟楼已废弃多年。
布景师工作繁杂,需在楼梯上撒满灰尘,墙上挂满蛛网,营造破败感,尽管这些细节在影片中仅显现数秒,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楼内环境需昏暗,灯光师需遮挡部分高窗,避免阳光直射影响效果。
林清霞的表演集中在一层大厅及环绕的楼梯。
拍摄前她会进行排练,从一楼走到五楼再返回,看似多余,实则关键步骤。
吴耀祖与两位副导演站在一旁,听取拍摄计划并指导林清霞表演。
“上到二楼,触碰楼梯扶手,那里有记号,镜头会捕捉扶手断裂的特写,你身上携带三件兵器,**先取出一件,显露出戒备神情。”
此举既是为了日后销售周边产品,也贴合林清霞的形象。
电影魔改版《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马小玲的武器不再局限于一根可伸缩的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