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他还看到了模拟图,通过图片他能够清晰看到升优化之后的发动机更加简洁了,外部没有走线,直接变成了一个艺术品。
经过优化之后,外部的那些线路全部优化进了内部管道之中,这相当于减少了零件数量,这种改变不仅能够降低故障风险,还能使发动机更加简洁。
若不是场合不对,林墨都想现在就试试看,通过纳米级的3d打印机能够制造出一台怎样的发动机出来。
就在他畅想着未来的时候,旁边的工作人员终于发现了他。
“嚯,这位就是林总吧,林总你们集团研发的发动机简直让我大开眼界!”
一位老教授满脸佩服的看着林墨,眼中尽是欣赏。
“先生妙赞了,我们也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才有如今的成就!”
“林总真是谦虚啊,你的这款发动机可不单单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你的发动机无论是从循环方式还是燃料选择都是完全不同的;
甚至推力和性能都远超刀前的发动机,虽然还没有经过测试,但我相信你们星辰集团应该不会拿一个虚假的数据来提报;
林总可否聊一聊,为什么你想要研发一款可重复利用的发动机呢?”
针对这位院士的提问,林墨愣了一下,但紧接着便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至少今天这里可是有媒体在的。
“这件事不瞒您说,我们之所以想要设计一款重复可重复使用的发动机,是因为我们未来的火箭也是想要可以重复使用的;
根据我们集团内部的讨论,传统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难度大,维修成本高很多,都是一次性使用,这对于商业航天来说负担太重;
所以我们的初衷就是设计一款可以高度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
听着林墨的解说说,这位周院士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一开始他也以为这个数据有掺水分,可是随着深入的了解他发现这套发动机有极大的功概率,实现它所描述的推力。
现在在由林木来讲解,他发现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哪怕那台发动机还没有做过实验,他相信这个年轻人,脑海的知识绝对不比一般的博士生少,这让他更加欣赏起来。
再看这台发动机,银白色的外壳上布满了螺旋状的冷却管道,尾喷口的边缘泛着耐高温材料特有的暗金色,与他参与过的神舟系列发动机截然不同
传统发动机的燃料泵是外置的,而这台的泵体竟与燃烧室融为一体,从这里不难看出,星辰集团的技术绝对非常先进。
也就在这边还在畅聊的时候,在发动机的背面也有一位教授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这台发动机。
铭牌上的“星辰一号”四个字旁,刻着一行极小的参数:推力75吨,推重比180,海平面比冲305秒。
“这星辰科技到底是怎么办到的?”那明教授一脸震撼的问道,可并没有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