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自然有人发出了疑问:“教授这台发动机很厉害吗?”
“不是厉害,是离谱!”周教授猛地站起身,眼镜都滑到了鼻尖,“神舟三号的发动机推重比才刚过70,这台直接翻了一倍还多!
而且液氧甲烷燃料……国内还在实验室阶段,他们居然造出了实体机?”
他的声音引来了周围人的注意。
那些技术人员纷纷凑了过来过来,他们也想知道更多的东西,虽然在场的都是行业相关的技术人员,但对于火箭真正的认识,那还真的不如这位教授。
“当然我所说的这些需要经过实际测算,或者说真实的发动之后才能验证真伪!”
“就是不知道这个ai口是什么意思!”
在这时,新城航天的工作人员立马上前解释道周教授这是我们为这台发动机做的ai接口也就是小星的接入口,经过小星的测算,这台发动机的推动比会更加的精准!”
“什么?你们还接触ai,难道说你们未来的发动机将全程由ai进行监控?”此时的周教授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被颠覆了,坐火箭这么多年,他还头一次听说这种办法。
周教授,这的确是真的,目前我们的小星已经在收集火箭相关的数据:“你看这燃料阀门的响应速度标识——0.01秒!这意味着它能实时调整推力,简直是为可回收火箭量身定做的!”
得到这个消息,围观的人群立马轰动了他们忽然发现原来星辰科技居然这么厉害,能够得到周教授的夸奖,甚至接入ai,这些都是电影中的。
可现在星辰科技却在逐步完善这一电影场景。
他们忽然明白,400亿美金的估值或许不是泡沫——当一家公司能同时玩转消费电子、连锁餐饮和航天发动机时,用传统的商业逻辑根本无法衡量它的价值。
孩子敢提建私人发射场……他手里攥着的,根本不是商业项目,是能改变国家航天格局的钥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