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魔道妖狐(171)(1 / 2)

涂山的雾总在寅时最浓,青灰色的水汽裹着狐族特有的灵韵,漫过千年古柏的枝桠,在地面织出细碎的光纹。涂山璟月蹲在祭坛旁,指尖捻起一片沾着晨露的狐尾草,草叶上的灵光顺着她的指尖游走,最终汇入眉心那道淡粉色的狐印——这是涂山族长的信物,也是守护“定水玉”的钥匙。

“璟月族长,长老们在议事厅等您。”身后传来侍女青黛的声音,她捧着一件绣着九尾纹样的玄色长袍,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昨夜淮河一带又发大水,人间的钦差已经到了山脚下,说要请涂山出手相助。”

璟月站起身,狐尾草从指尖滑落,融入晨雾中。她接过长袍,指尖拂过衣襟上的九尾刺绣——这是涂山先祖留下的纹样,传闻千年前大禹治水时,涂山氏的先祖曾以狐族秘术相助,用定水玉镇住了淮河的水眼,两族还定下过“水患不绝,涂山不撤”的盟约。

“知道了。”璟月的声音清冽如泉,她拢了拢长袍,朝着议事厅走去。涂山的议事厅建在半山腰,通体由青玉石砌成,厅内的十二根石柱上刻满了上古符文,每一道都与定水玉的灵力相连。此刻,七位白发长老正围坐在石桌旁,神色凝重地看着桌上的水纹镜——镜中映出淮河泛滥的景象,浑浊的洪水吞噬着村庄,百姓们扶老携幼,在水中挣扎。

“璟月,你来了。”大长老涂山松鹤推了推鼻梁上的玉簪,将水纹镜转向她,“人间的洪水已经持续三个月了,钦差说,淮河底的水眼又开始异动,恐怕是当年大禹封印的‘玄水蛟’要破印而出了。”

璟月的目光落在镜中那道翻滚的黑色水涡上,指尖的狐印微微发烫——她能感受到水涡中传来的妖气,与涂山典籍中记载的玄水蛟气息如出一辙。“定水玉的灵力还能支撑多久?”她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二长老涂山云溪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块泛着蓝光的玉佩——这是定水玉的伴生石,此刻玉佩上的光芒已经变得黯淡,边缘甚至出现了细小的裂纹。“最多七日。若玄水蛟破印,定水玉的灵力会被瞬间吸干,到时候不仅淮河,整个中原的水系都会紊乱。”

议事厅内陷入沉默,青玉石柱上的符文闪烁不定,像是在呼应着众人的忧虑。璟月走到窗边,望着山脚下那片隐约可见的官驿,心中思绪翻涌——涂山与人间的盟约已延续千年,可近年来人间修士对妖族的敌意越来越重,去年还有涂山的幼狐在山下被人类道士误伤。若是此次出手相助,会不会引火烧身?

“族长,人间钦差求见。”门外传来侍卫的通报,打断了璟月的思绪。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长袍:“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男子走进议事厅。他约莫三十岁,面容俊朗,腰间佩着一块刻着“禹”字的玉佩,正是大禹的后人,当朝钦差夏衍。夏衍走进厅内,目光扫过石柱上的符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拱手行礼:“在下夏衍,见过涂山族长。此次前来,是奉陛下之命,恳请涂山氏依照千年盟约,助人间平息水患。”

璟月看着他腰间的玉佩,指尖的狐印再次发烫——这玉佩上残留着大禹的灵力,与定水玉的气息隐隐呼应。“夏大人可知,此次水患的根源是玄水蛟即将破印?”她问道,语气平静。

夏衍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古籍,递到璟月面前:“这是先祖大禹留下的治水手札,上面记载着玄水蛟的弱点。手札上说,玄水蛟怕‘离火’,而涂山狐族的‘九尾离火’正是离火的本源,只有族长您能催动。”

璟月接过手札,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正是大禹的笔迹。手札中详细记载了千年前治水的经过:当时淮河泛滥,大禹带领百姓开凿河道,却被玄水蛟阻挠,就在危急时刻,涂山氏先祖现身,以九尾离火焚烧玄水蛟的内丹,再用定水玉镇住水眼,才平息了水患。

“九尾离火是涂山的禁术,催动一次需要消耗一半的灵力,甚至可能伤及性命。”大长老涂山松鹤开口,语气带着担忧,“璟月刚继任族长不久,灵力尚未完全稳固,不能冒这个险。”

夏衍的脸色变得凝重,他上前一步,再次拱手:“涂山先祖曾与大禹立下盟约,‘水患不绝,涂山不撤’。如今人间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涂山不出手,恐怕会有数十万百姓葬身洪水。夏衍愿以性命担保,此次事后,人间定当铭记涂山的恩情,绝不再为难妖族。”

璟月看着夏衍坚定的眼神,又想起水纹镜中百姓挣扎的景象,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她将手札合上,放在石桌上:“我答应你。三日后,我会带着定水玉前往淮河,助你平息水患。”

“多谢族长!”夏衍的眼中露出感激之色,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金色的令牌,递给璟月,“这是朝廷的‘护妖令’,持此令牌,涂山弟子在人间行走,可免受官府阻挠。”

璟月接过令牌,令牌上刻着“禹”字,与夏衍腰间的玉佩材质相同,显然是大禹时期流传下来的宝物。她将令牌收好,对夏衍说:“三日后卯时,在淮河渡口汇合。在此之前,还请夏大人约束手下,不要打扰涂山的清净。”

夏衍点头,再次行礼后,转身离开了议事厅。

议事厅内,七位长老看着璟月,神色各异。三长老涂山风陵忍不住开口:“璟月,你真的要冒险催动九尾离火?那禁术的反噬极大,当年先祖催动后,昏睡了整整三年。”

“我知道。”璟月走到石桌旁,拿起定水玉的伴生石,玉佩上的蓝光在她掌心微微闪烁,“但涂山不能违背盟约,更不能眼睁睁看着数十万百姓葬身洪水。而且,玄水蛟若破印,不仅人间遭殃,涂山也会受到波及——淮河的水眼与涂山的灵脉相连,水眼一旦崩毁,涂山的灵脉也会紊乱。”

七位长老沉默了,他们知道璟月说得对,只是心中依旧担忧。四长老涂山雨薇叹了口气:“我们会为你准备‘凝神丹’,能暂时稳固灵力,减轻反噬。另外,青黛会跟你一起去,她擅长治疗术,能在旁协助你。”

璟月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长老们虽然担心,但还是会支持她的决定。

接下来的三天,璟月一直在闭关,为催动九尾离火做准备。她在祭坛旁静坐,吸收涂山的灵韵,将灵力凝聚在眉心的狐印中。青黛则在一旁忙碌,准备凝神丹和各种疗伤的草药,还特意缝制了一件能增强灵力的狐裘,披在璟月身上。

三日后卯时,天刚蒙蒙亮,璟月就带着青黛,捧着定水玉,来到了淮河渡口。夏衍早已等候在那里,他身后跟着数十名士兵,每个人都背着治水的工具,还有一艘巨大的木船,船上装满了粮食和药品,显然是准备救济受灾的百姓。

“涂山族长,久等了。”夏衍看到璟月,立刻迎了上去,他的目光落在璟月手中的定水玉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定水玉通体湛蓝,散发着柔和的蓝光,即使在昏暗的晨光中,也显得格外耀眼。

璟月点头,将定水玉递给青黛保管,对夏衍说:“玄水蛟的水眼在淮河下游的‘黑龙潭’,我们现在就出发。”

夏衍点头,带领众人登上木船。木船顺着淮河顺流而下,两岸的景象越来越凄惨——村庄被洪水淹没,只剩下屋顶的残骸,偶尔能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还有百姓坐在屋顶上,朝着木船挥手求救。

璟月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一阵刺痛。她取出水纹镜,对着水面映照,镜中很快显现出黑龙潭的位置,还有水眼周围那道翻滚的黑色水涡——玄水蛟的气息越来越浓,水涡中甚至能看到一双猩红的眼睛,正死死盯着水面上的木船。

“快到黑龙潭了。”夏衍的声音带着紧张,他指挥士兵将木船停在离水涡还有百丈远的地方,“玄水蛟的内丹在水涡中央,只有用九尾离火焚烧内丹,才能暂时压制它的力量,再用定水玉镇住水眼。”

璟月点头,她深吸一口气,走到船边,将青黛递来的凝神丹服下。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在体内散开,暂时稳固了她的灵力。她闭上双眼,眉心的狐印渐渐亮起,淡粉色的光芒扩散开来,身后缓缓浮现出九条毛茸茸的狐尾——这是涂山族长独有的九尾,每一条尾巴上都泛着淡淡的红光,正是离火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