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不过事情也不用多猜,在骆家的孩子被救回来以后,不仅和莫家的关系近了,那个中医医生还经常去骆家,显然是有真的能耐,才会被奉为上宾对待啊!
可张清稚名声在外的,还是儿科,张清稚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成了一个儿科圣手了,明明在爷爷的培养下,他是个全科能手。
顾子礼转投中医领域的风波,确实给张清稚带来了不少的关注度,去拓新找他诊治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了。
正好顾子礼刚开始学中医,就跟在张清稚身边,一边写医案,一边听张清稚以现实病例做讲解。
有些人是因为新闻,才来跟张清稚求诊的,如今看到顾子礼这位老教授,真的像一个学生一样,乖乖跟在张清稚身边,老实写医案,学诊脉,就忍不住偷偷拍个照,然后发出去。
对于这点,顾子礼也很无奈,只能随他们去了。
越是如此,越能吸引许多病人前来。
如此一来,拓新医院是风光了,因为病人都朝他们来了,可锐进医院受不了这个委屈。
以前,都是锐进医院压拓新一头,拓新的接诊量是远比不过他们的,还会有很多病人,因为拓新治不好,而转院来他们这边,现在都反过来了。
张清稚一个人当然接诊不了那么多人,但他形成的名气效应,是非常可观的。
江闯这些天也一直在忙这个事情,各科的接诊量突然增大,特别是儿科,各科室自然是压力也来了。江闯作为院长,就要解决医院超负荷运转带来的问题。
这次,在医院的例行会议上,对于医院新一季度的款项如何布局,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蒋言新一派的,当然是要遵循老方法,要将医疗器械更新换代。
江闯不同意:“医疗设备和器械,半个月前才检修,绝大部分还能正常使用,有些还只用了不到一年!不需要这么快就换新的。倒是有些科室的病房,设施早就该升级了。而且近期医院接诊量剧增,医护人员也需要得到一定的补贴。若是这种情形持续下去,还要预留出款项,聘请临时的医疗人员,来补充我们的人手。”
两方各执一词,蒋言新也言之凿凿:“若是我们的设备不及时更新,追上锐进,如何跟他们竞争?”
江闯一句话直接秒杀:“以前你们都是在追设备,人家上个月换了,你们这个月就要换,追了这么久,结果赢过人家吗?”
这年头的医院,最喜欢以最新科技的医疗设备来打广告,所以医院的竞争,很容易就变成医疗设备的竞争。
而作为内行人,其实谁都知道,每一次的医疗设备升级,变动没有特别大,有时候只是多了几个无伤大雅的小功能,或者是屏幕略微清晰了一些而已,事实上旧设备也完全不影响使用。
但是旧设备如果被替换掉,高价入手,用了一年价格就要打到一折两折,医院方面是血亏的。
两方各不相让,导致一下子僵在了这里。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会儿,突然一个清嗓子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我说说我的看法,医疗设备有多先进,其实患者并不是特别清楚,也不是很懂这个,很多时候,他们连什么设备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更别提,这设备是不是最新的了。反而是病房,是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是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如果能在这方面进行升级和维护,比换设备的收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