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3)(1 / 2)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3)

李世民定定地看了天幕好一会儿,才道:“文人士子,乃一国柱石,如此轻视欺辱,必遭反噬。”

李唐朝廷哪怕再厌恶世家,再知道世家与朝廷的对立关系,却也不敢正面冲突,直接下死手去打压,想的还是迂回的办法,想尽办法挖掉他们的根基,让他们自己衰落,而不是明面上的你死我活,就是因为这些世家牵连甚广,一个操作不当,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

满清时的汉人士子,与世家们的角色十分相似,都是影响朝廷统治的存在,可是又不能直接铲除,那样太过于毁伤社会的根基。

李治点头:“即便是天幕说,文人士大夫们的骨头,越来越软,但毕竟是读书人,是朝廷人才的储备,怎可如此残忍对待?”

李世民略感欣慰地看了这个儿子一眼,虽然他在人伦上做的大逆不道,可是在为君之道上,还算不错。

这天下,还真是人无完人,李治比他两个哥哥都要听话乖巧,才能学识上也不差什么,可是为什么偏偏……

作为老父亲的李世民,想到这些,心情更加郁卒了。

赵德昭听到这里,忍不住气愤了起来:“怎可对读书的士子们,下如此毒手?!”

赵德昭虽不像赵匡胤那样,痴迷于读书,可也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尊师重道,学到了对读书人的尊敬。

他声音有些大了,把已经昏昏欲睡的赵德芳都吵得清醒了:“大哥,你怎么了?”

赵匡胤道:“没事,就是听到了奸臣做坏事。”

转而又安抚赵德昭道:“他们不敬读书人,所以下场并不好,咱们做不了什么,但后面的恶果,会给他们报应的。”

赵德昭喘着气,情绪慢慢的平复了下来,道:“父皇,这种事,不应发生在我中原之地。”

治国就是要靠文人,靠读书人的脑子,若是读书人遭到这样的对待,如何能令一国强盛,如何令四方安宁?

赵匡胤不仅没有因为赵德昭的失态而生气,反而有些欣慰和高兴:“是啊,外族人入侵中原,是不会珍惜咱们汉文化那一套的,甚至还要全部打落泥中,而咱们要做的,就是防御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要守住中原这一片地方的安宁。”

赵德昭一直冷静自持,此时因为读书人的遭遇,而被激发了心中的怒意和血性,是赵匡胤十分乐意看到的。

赵德芳毕竟年纪小,即便是嘴上说了不少次,要当大将军,要为大宋收回幽云十六州,要打北方的势力,能做到多少,没有保证。赵德昭则不然,他已经是成年人,且有一些才能,赵匡胤当然更原因相信这个儿子,若是他有了这份心,便更能做到心中所想。

朱元璋啧啧有声,甚至不惜自黑道:“看上去,这文字狱搞出来的事,比我杀贪官搞得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