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李豫还有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削弱甚至是铲除世家。
因新的税制的施行,许多小地主不满朝廷提高了地税,地越多交税越多,于是许多人开始纷纷投靠那些世家大族,寻求保护,想与朝廷对抗。
李豫知道,税收上来的钱粮布帛,才是大唐蒸蒸日上的重要动力,若是朝廷不能有强大的财力,不能掌控住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迟早还是要被颠覆的。
李世民在那两年里,教了他不少,甚至已经制定了计划,但也需要执行者随机应变,随时应对世家的反扑。幸好,李世民已经将李唐王室的子孙们培养好了,给他留下了不少人手。
一年后,那具躯体并没有回魂的迹象,李豫按照李世民的安排,将它葬入皇陵,虽墓碑是李隆基之墓,但李豫也让人严谨地记下了太宗到来以后,发生的一切事宜。
五年后,李豫走在长安街头,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如今的长安,比开元年间更为富庶繁荣,他心中一半欣喜一半哀伤,这是老祖宗仁政的结果,老祖宗却无法亲眼看到这一切了。
很快,远远的一阵马蹄声传来,只见一人领几个轻骑飞奔而来,李倓看到李豫竟在门口等着,十分惊喜:“大哥!你怎么知我是今日到?我还以为,我比预期的时间早到,能给你一个惊喜呢!”
李豫笑了笑,道:“我猜你会走新修的大道回来,估摸着脚程,应当是今日了。”
“大哥真聪明!”李倓夸赞道。
李豫笑了笑,道:“我在登高楼备了酒席,走,先去吃东西。”
“好!”李倓笑得跟一朵花似的。
一行来到酒楼,手底下的人都散去自行吃喝,兄弟二人坐在最高的包厢内,看着恢宏壮丽的长安景象,饮酒吃饭。
“看你如此高兴,此次必然是有不错的收获。”李豫给李倓边倒酒边说道。
李倓点头:“此次水师,已初成规模,不久便能出海了。而且此次我遇到了一个人,告诉我说,倭奴国似有极多银矿!”
李豫手上一顿:“当真?”
李倓点头:“当然是真!所以此次回来,便是想与你商议一下,带人去倭奴国探查一番,何处有银矿,到底有多少银藏在
李豫放下酒壶,道:“若此事当真,许多布局都要变一变了。”
李倓点头,一边大口吃菜,一边道:“所以我才飞快地回来告诉你这个消息。而且,此事须得隐秘一些进行。若是可以,我想到时候让十八叔也一起来,他心思缜密。对了,我还有父王,看他能不能寻到一些懂倭奴国形势的人。”
李豫心里有些火热,转过了千百个念头,但是他还是先压下了,道:“先不说这些,先吃饭要紧。这些事,我会安排的。”
“好的!”
银矿一事,太令李豫激动了。如今大唐经济蒸蒸日上,流通的钱币却是个大问题,如今市面上的东西多了,钱却不够,容易钱贵物贱①,伤百姓生计,毕竟忙活了大半天换不来几个钱,谁乐意干啊?
铜钱能铸,可到底不方便携带,若能以金银取代之,当然是最好的。可大唐境内银矿并不多,还有些被世家大族所占,李豫虽然想方设法收了几座银矿,却也是杯水车薪。
若是倭奴国有足够多的银矿,且能够开采过来,不仅能大大地纾解经济运行上的困难,也能利用银钱,对世家大族造成巨大冲击。
想到与世家斗争的一整盘棋不仅活了,甚至还能直接反攻,李豫都兴奋得不行。
很快兄弟二人回宫,召集了李瑁李亨等人商议此事。
此时要隐秘,要瞒着世家大族去做,在朝堂上公开讨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只能靠王室内子弟。
很快商议好,李倓李系以训练水师的名义出发,李瑁以另外的差事名义出发,分几路在海上汇合,然后去倭奴国。
另一方面,李豫也暗中派人跟来自倭奴国的僧人、学生等打听,探听了一些关于银矿的消息。
几年后,李瑁李倓李系等人风尘仆仆而归,一行不仅探到了银矿的地点和储量,还与当地势力约定好了共同挖矿的协议。倭奴国上层都知道银矿的存在,只可惜他们自己没技术也没能力,别说挖矿,就是探明储量都难。
此次大唐派人去合作挖矿,倭奴国的人也是求之不得,那样就能从大唐买入好多好东西,提升国力了。
当然,另一方面,大唐水师发展迅速,不仅镇住了新罗百济之类的小国,倭奴国自己也还未完全统一各岛,想要发展水师也发展不起来,只能望而兴叹,希望能学一些大唐的技术。
在倭奴国挖出来的银子,源源不断地输入大唐以后,大唐的经济果然犹如注入了强心剂一般,许多关节都被打通了。
白银得到保障,李豫很快按照计划改了币制,顺道修正了税制等方面的问题,这一次,确实给世家大族带来了极大的损伤。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唐的强盛势不可挡。李豫在位时,虽然没有能完全消灭世家大族,可这个任务,经历几代帝王的努力,也借着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达成。
李世民醒来时,感觉孙辈们那稚嫩清脆的童谣,依旧在耳边回想,晃神许久,才慢慢回过神来,自己是真的回到了贞观年。
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水,茶水还热着,说明他这一去几年,竟然只是小小的打了个盹的功夫,难怪无人发觉他魂魄出窍。
在天宝年几年的事,李世民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做梦,可是梦中能看到天幕吗?还能预言后事?更何况,梦中大唐的社会积弊,确实十分真实,连他在处理那些事的时候,都觉得许多事真是埋伏多年,没有好的洞察力,根本发现不了。
愣神了一会儿后,李世民开始调墨,然后笔走龙蛇地将自己在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都记了下来。
一直到暮色昏沉时,他才写完。
擡起头,他随口吩咐道:“高力士……”
突然想起,自己不在天宝年,已经在贞观年了,而那些围着自己唱歌的孙辈们,也还未出现在这个世上,便觉得有些空落落的。
李世民想了想,便命人将李治并公主们召了过来,陪自己用膳。
接下来的日子,大唐王朝表面上一如往常,风平浪静,事实上却风起云涌,比如皇帝开始着手改革税制改革科举改革军制等等,一系列动作,看得朝臣们眼花缭乱,只觉得圣人如今更加勤政了。
平静的过了几个月,天幕传来熟悉的乐声,李世民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儿,命人去将李治叫来,并将之前准备的笔墨纸砚拿出来,舆图也挂了出来,不知道此次,天幕又要讲何朝何代
其他帝王也熟练的放下手中的事,为看天幕准备了一番。
乐声过后,南音那熟悉的声音,从天空传来:【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第四个朝代啦!依旧是《王朝的衰落》系列,本期主题是《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放大版的晚年康熙,作光了大清的家底》,应网站要求,大清呢,只能讲的比较简略,所以懂得都懂,咱们点到为止哈!】
玄烨听到这个开头,浑身一震,整个人有些茫然,自己是在大清宫中,可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
①钱贵物贱,涉及到一个经济学之时,大家知道,钱币是国家发行的,是以国家信誉为基础的象征性价值物,现代国家都以纸币为主了,因为防伪技术越来越厉害了嘛。古代的时候,则会以金属做钱币比较多,咱们熟知的有铜钱、金银等。
国家发行多少钱,是根据市面上具有的产品的价格来定的,不是能够随便发的,因为无论什么形式的钱,没有相对应的价格物品,它就是没价值的。如果发多了,就是咱们常说的超发货币,也就是发大水,美国经常干这个事,但他们凭着自己的霸权,发大水害的也是全世界。
而钱贵物贱,则出现的比较少一点,意思是市面上的东西很多,但老百姓手中流通的钱很少,就容易导致钱的价值不断升,物价不停地跌,这对经济的损害也是致命的。钱能升值,买的东西会贬值,老百姓们谁还消费呢?不消费经济这个循环就转不起来。
大唐的情况又不太一样,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真金白银来做货币,是物理意义的缺钱,所以大唐百姓创作出来的价值会没人愿意买单,是很挫伤百姓劳动积极性的,也对经济影响很大。白银的注入,则是调解了货币和商品之间的平衡,有助于经济健康的,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当然,大唐官方也可以用别的做货币,可是世界上没有金银这种广受信赖的天然货币了,那时防伪技术又差,搞纸币也风险极大,搞不好就经济崩盘。大明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然后搞了一些类似纸币之类的,结果整个经济乱的不行。老朱家真的没啥搞经济的细胞。
好了,大唐篇就到这里了,太宗皇帝李世民不仅挽救了江山,也看到了大唐的许多问题,现在他回自己的位置,搞自己的事情去辣~,谢谢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