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这才将注意力重新放到天幕上。
【说到打赢了仗还卑微求和的,赵构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在对辽战争中应了,却依旧卑微签下“檀渊之盟”,赵构这也算是对老祖宗的依葫芦画瓢吧?所以主播说,老赵家这软骨病是基因里遗传的。要不是赵构绝嗣,这病指定还得继续遗传下去。没有发生战乱时它便是隐性基因,一到乱局,它就是显性基因了。说回赵构,在此等己方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赵构竟然主动求和,自然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正应了那句“臣等正欲战死,陛下何故先降?”可惜了那时候没有人懂心理学,不知道赵构对金的应激创伤很严重,你们就说,赵构对金的态度,像不像斯德哥尔摩症吧?主播个人估计,秦桧虽也一心卖国,但也不了解赵构的心理成因。秦桧那么做,只是因为‘身在南宋心在金’而已。】
【朝野反对,赵构就把反对的人撤职的撤职,罢免的罢免,求和一事最后直接由秦桧全权负责,形成了秦桧长期独相的局面。绍兴八年十月,金人使臣来宋议和,议和诏书中称南宋为“江南”,并用“招谕”一词,意思是,让赵构像刚刚被韩世忠岳飞消灭的伪齐刘豫一样,做金人的儿皇帝。金人的野心昭然若揭,这第一步南宋要是让步了,名义上认了自己是金人附庸的事,那么金人下一步就可以干涉南宋朝政,直接内部架空南宋王朝,让赵构成为一个傀儡皇帝了,最后别说韩世忠、岳飞等人能不能继续抗金,赵构是生是死都是金朝皇帝一句话的事。】
【赵构虽胆小懦弱,可人家不傻,而且他在金人手底下茍活这么久,也不是白活的,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在赵构手里,什么都可以卖,就是自己的小命和皇位不能卖,所以他对此表示了反对。只是到了这一步,他还没有放弃求和的心思,虽然没有亲自跪接诏书,但是由秦桧代为跪接的。或许秦桧内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一定程度上,他在金人眼中的地位,和南宋皇帝是一样的了,不是么?这不就是秦桧这种奸佞追求的权力富贵么?】
帝王们听到此处,都眉头大皱,可以想象,此时的南宋朝廷中,就只有赵构和秦桧二人唱求和双簧了,毕竟反对的人也没办法反对了呀。
“帝王权柄落入此等狗贼手中,属实是祸国殃民。”刘彻恨恨骂道。
一个朱祁镇还不够,又来一个赵构,都说明了皇位继承人的重要性,若没有风骨气节,哪怕承了皇位,也是糟蹋朝廷,糟蹋国家。
而赵构和朱祁镇又显然不同,朱祁镇是真的脑子不太行的样子,可赵构是精明过了头,偏生又畏惧金人如虎。
所有帝王都忍不住叹息,哪怕是朱元璋和玄烨这样的,知道南宋后续的,也因赵构的行事而愤懑不已,恨不得能撕开时间,直接去往几百年前的南宋,斩杀了赵构那贼人。
【此次所谓‘和谈’,其实是南宋单方面求和,诏书中的措辞称谓,不过是一番试探,想要看看赵构的底线在哪里,如果赵构接受了,金人能占大便宜,赵构不接受,金人也没什么损失。按照上次出使约好的,南宋对金称臣纳贡,而金人还人还地,在金人看来,伪齐占据的河南陕西等地,是“赐与”南宋。赵构大喜,觉得是自己占了便宜。】
【而且在这和谈期间,赵构也做了两手准备,命韩世忠等延边诸位将领,加强守备,以防止和谈发生变故。事实上,赵构的两手准备是对的,绍兴九年时,金人朝廷发生政变,一直反对和谈,反对将河南、陕西等地交还南宋的完颜宗弼上位,这种完颜宗弼感觉让南宋占了大便宜的和谈,当然也破裂了,不仅宋使金伦被扣押,赵构后来派过去的使臣也被扣押。金熙宗撕毁和议,金人立马大举挥兵南下,重新夺取河南、陕西等地。】
“果然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可轻信。”刘彻又忍不住骂道,他就知道北方势力从不讲礼义廉耻。
李世民也皱眉:“如此一来,又苦了这一片的百姓了,本以为和谈后,能休养生息。上位者一翻脸,
李世民叹息了一会儿,转而又想到,北方势力大多草莽蛮横,哪里有为民着想的观念?在他们眼中,这中原万千百姓,便如两脚羊一般,流血漂橹又如何,反正死的是外人。
嘶——赵构大概是金最忠实的舔狗了,一心要求和,“完颜构”这个外号都有些不足以描述他的恶劣程度,“完颜家舔狗”尚且只能描述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