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2)

“……也是哦。”

孟临知这才反应过来,这皇帝也在闻逍的复仇名单上,但他们不杀皇帝,主要还是想利用他来恢复闻逍的身份,让这辈子的闻逍能光明正大地走到众人面前,最后登基称帝、一统天下。

但如果正直盛年的皇帝这个时候死了,那齐国八成会大乱。

现在齐国皇子中,年纪最大的大皇子今年十七岁,但资质平庸、不堪称帝,二皇子四皇子已逝,加上闻逍一个被废的三皇子,剩下的几个皇子中,年纪最大的也才十一岁,一个合格的继位者都没有。

不过皇子们虽然年纪尚小,但背后的母族可是对皇位垂涎欲滴,如果这个时候爆发内乱,朝中势力各显神通,但对闻逍而言,大不了就是走上辈子的老路。

闻逍面无表情地看了皇帝一眼:“要把他一起杀了吗?”

“……算了,没必要没必要。”

孟临知看了一眼这辈子被他养得挺拔俊俏、神采奕奕的闻逍一眼,跟原著里阴骘狠辣的模样大相径庭,哪还狠得下这个心来。

上辈子闻逍太苦太难了,现在有捷径可以走,没必要重蹈覆辙。

地上的皇帝鼻息忽然重了起来,看来是蒙汗药的时效快到了,孟临知和闻逍对视一眼,果断分头行动。闻逍留在原地盯着皇帝,孟临知则负责把禁军引过来。

而另一边,皇帝其实并没有完全失去意识,他隐约能感受到有人想刺杀他,但蒙汗药却让他完全无力反抗,就在他以为自己今天要死在这里时,忽然有人将那刺客就地斩杀,救了他一命。

皇帝努力地想要睁开眼,但却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模模糊糊间,他人听见有两个人在自己耳边亲密地嘀咕些什么,但却听不真切。

直到蒙汗药的效力过去,皇帝终于彻底地苏醒过来,晕头转向间,他竟然看到了一双熟悉的眼睛出现在自己面前,墨黑色的瞳孔,清澈透亮。

皇帝有些愣怔,下意识道:“淑妃?”

但很快,他就想到淑妃已经死了有七年了,那眼前这双眼睛只能是……

闻逍看到皇帝睁开眼,努力装作担忧的模样将他扶了起来:“父皇,你没事吧?”

皇帝咳了两声,虽然已经七年没见过这个儿子,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淑妃的孩子。

他看看原本应该在冷宫中的闻逍,又看看倒在血泊中的郑国使臣,直觉事情不简单,皱起眉道:“这郑国使臣想刺杀我?你又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今天宫里太热闹了,我……我好奇得紧,便想偷偷溜出来看看,”闻逍低下头,似乎不想让皇帝注意到自己眼中的艳羡和窘迫,他道,“谁想却恰巧看到这人竟然想行刺,我便掷出飞刀刺中了他的心脏,又夺过他的匕首割断了他的咽喉。”

皇帝随着闻逍的话看向那郑国使臣,只见那具尸体的心脏上确实插着那柄曾经属于李淑妃的刀,可见闻逍说的是实情,不由得他不信。

他又瞧了闻逍一眼,可闻逍这会儿正低着头,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睛,但皇帝却不由想起来刚刚在月光下,闻逍那双肖似李淑妃的眼睛,澄澈有神,让人过目难忘,可他又有着一张肖似自己的面庞。

十年前,李淑妃因与外男私通并生下闻逍而被打入冷宫,但皇帝心里其实十分清楚他们母子俩是被冤枉的,甚至也知道这背后的始作俑者是崔氏一族。

皇帝对淑妃也曾有过一些感情,但崔氏在齐国如日中天,皇帝当时刚登基不久,也需要崔氏稳固自己的地位,因此献祭一个淑妃和一个儿子来巩固皇权,对他而言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时过境迁,强势的崔氏已经为皇帝所厌恶,此时皇帝看着这个曾被他当成弃子的儿子,忽然又有了新想法。

这时,禁军和其他侍从也姗姗来迟,看到御花园中一片狼藉的景象,殿前司指挥使宋朓霎时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眼皮一跳,赶到皇帝身边跪下:“陛下,臣救驾来迟!”

皇帝吐出一口气:“这个郑国使臣意图谋杀朕,被三皇子当场处死。宋朓,将郑国其余人全部捉拿归案、严刑拷问!”

三皇子?

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周围众人纷纷一愣,表面上不敢有什么表情,但心思却不由地多了起来,趁着夜色沉沉用余光悄悄打量着一旁的闻逍。

谁知不看不知道,这一看不少宫中老人都是一惊。

原因无他,像,太像了!

几年过去,闻逍长开了不少,一眼看过去,简直跟当今天子年轻时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如同孟临知猜测的一般,在场不少人都面面相觑,使劲给对方打眼色——什么情况,当年不是说三皇子是李淑妃跟外人私通生下来的野种吗?

现在看来,三皇子跟陛下长得也太像了,怎么看都是陛下亲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