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笑了笑,一挥手,示意赵烈坐下。
“谢谢父王。”
赵烈走上台阶,坐在属于他的太子位置上,俯瞰朝堂。
“父王,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不知道当初我定下的十五字国策实施得怎么样了?”赵烈问道。
“李斯,你来说说造字的情况。”嬴政看向朝堂里的李斯。
“启奏大王,太子。”
“我在府中以秦字为基础,六国文字为辅助,成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名为小篆。”
“这些文字简明易懂,即便是四方百姓也能凭借他们所学的知识理解。”
“只待君王与储君定夺,便能推广实施。”
“这是小篆的样本,请君王与储君过目。”李斯满怀期待地举起手中的样本。
侍奉于嬴政身旁的宦官迅速上前,接过样本,然后转身来到宝座前,恭敬地递给嬴政。
李斯的神色也随之变得紧张。
他花费了一整年时间创造的文字,今日能否得到嬴政与赵烈的认可,全看他们的态度。
“这些文字,既非秦文,也非六国文字,而是汲取了炎黄各字之精髓,一目了然。”
“李斯,你确实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嬴政大笑道。
然后将样本递给赵烈:“烈儿,你也看看。”
赵烈接过样本,扫了一眼。
“历史上的小篆,今日终于成型了。”赵烈心中暗自一笑。
“父王,廷尉所创之文字甚佳。”
“可在我大秦境内推广。”赵烈也表示赞同。
“感谢君王,感谢储君。”
李斯心中松了一口气,立刻表示感谢。
“冯卿,韩卿。”
“十五字国策的其他部分执行得如何了?”赵烈询问冯去疾与韩非。
“回禀储君。”
“这一年来。”
“天下的兵器都已收缴,所收集的兵器都已熔化成铜,可以再次制造兵器。”
“六国的典籍,民间的书籍,都已收集完毕,只等君王和储君下令便可焚毁。”
“在这些国策的执行过程中,民间虽有反抗,但极为少数。”
“天下,已经完全属于大秦了。”
冯去疾与韩非汇报道。
“六国的典籍,民间的书籍,不可焚毁。”
赵烈严肃地说道。
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焚书,实际上并不是要焚毁六国所有的典籍,而是要焚毁非秦记录的各国史册,各国的文化。
但在焚毁的过程中,下属的官府怎么可能处理得那么细致,自然是焚毁了许多传承已久的典籍。
“烈儿,这些典籍有何用处?”嬴政转向赵烈问道。
“或许有用,或许无用,但各国典籍所记载的,如果焚毁,将是我炎黄一族文明的缺失,儿臣建议将各国典籍封存于国库,并且挑选各国典籍中的精华,普及于天下百姓,以此推广小篆,统一大秦的文化。”赵烈说道。
“启禀储君。”
“文字虽已创造,但要推广至天下并非易事,必须有足够的人力,以及足够的竹简才能推广,同样这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李斯恭敬地说道。
“不必那么麻烦。”
赵烈笑了笑。
突然开口道:“顿弱。”
顿弱应声而入。
顿弱缓缓走入秦王殿内。
“臣在此。”顿弱恭敬地回答。
“本君交代你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纸张,活字印刷术是否已有成品?”赵烈问道。
在当初掌握大秦权力之后。
赵烈逐渐将造纸之法、活字印刷之术、炼铁之技、连弩之艺,尽数传授于顿弱,由其在黑冰台秘密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