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我在盛夏把那个橘子味汽水的少年日出蝉鸣。(2 / 2)

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大宋,后宫无数的赵匡胤正喜滋滋得看着热闹,突然看到有人提了一句,说其中一首诗是自已那不孝子孙宋徽宗写的后,脸色一变。

恨得牙痒痒。

“赵佶那个混小子,不但人废还整天就知道写这种不三不四的诗!要是我能穿越时空,非揍死他不可!”

大唐。

白居易欲哭无泪。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一段文言文明明就只是他用文字的方式来描述琵琶女的技艺有多么高超,隐喻她人生际遇的跌宕起伏。

你从哪里看出来有涩涩的暗示了?

还“轻拢慢捻抹复挑,江州司马青衫湿。”

我直呼冤枉的好吧!

我的名声啊!

呜呜呜~

……

【请你用“盛夏”、“蝉鸣”、“少年”、“橘子味汽水”造句。】

当一个新视频标题出现的时候,无数朝代的古人心里都咯噔了一下生怕后人又整出什么他们搞不懂的绝活。

小心翼翼的看向评论区。

「造句:盛夏之时少年把喷了橘子味香水的少女带到山上看朝霞,听蝉鸣。」

「造句:许多年以后,面对蝉鸣,少年将会回想起那年盛夏,他父亲带他去下田耕种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造句:少年走出空荡荡的教室,空了很久的橘子味汽水瓶最终落在垃圾桶的那一刻,蝉鸣声骤然止息——原来盛夏也终究会离去。」

见一切正常,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并且对这些词语造句纷纷满意的点头。

特别是开头的那句,让人感觉格外浪漫。

好似又回到了自已少年时的那段青葱时光。

直到。

在评论区里面看到了这么一句:「我在盛夏把那个橘子味汽水的少年日出蝉鸣。」

……

光幕下的观众们都愣住了。

日出是什么意思他们这些古人当然知道。

而在跟着这些后人们刷多视频之后,他们也能理解了“日出”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个含义。

而中文又是极具视觉表意性的文字。

所以当他们读到这句话时,就不由得想象出了一个少年在盛夏中被日出蝉鸣的场景……

顿时被惊得满头黑线。

摇晃脑袋想要忘掉刚刚的那段记忆。

而刚刚的那句“日出蝉鸣”并不单单只有古人们看见。

网友们也看见了,并且也对这一个造句印象深刻。

「“我在盛夏把那个橘子味汽水的少年日出蝉鸣。”他娘的这句话是怎么想出来的?太有画面感了。(笑哭了)」

「牛逼666,大家都局限于博主给出的4个词造句,而你甚至还加入了“日出”这么美妙的场景,让原本的夏日气息更浓了。」

「不行,短短几个字脑海里面对那个画面就已经挥之不去了。」

「落魄谷中寒风吹,春秋蝉鸣少年归。」

「你更6,这以后你让我还怎么面对《蛊真人》啊。」

评论区中看见的网友们也瞬间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一般。

纷纷列出了类似的造句:

「造句:少年蝉鸣着把我日出橘子味汽水。」

「你反其道而行是吧!」

「细说橘子味汽水。」

「造句:多年以后,面对橘子味汽水,少年将会回想起父亲把他日出蝉鸣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6。」

「什么义父狂喜之吕布真人倒模?」

「好家伙,伦理组也来参战了。」

「蝉在叫,人坏掉。」

「不要局限于夏日嘛,来点别的:春天少年在海棠树下,被我日出蝉鸣。(狗头)」

「弯男暴露了!」

「朝阳跃出了地平面,男孩被日出了蝉鸣。」

「你还诗句补充呢?」

「那就来玩玩诗句补充:僧推月下门,__________」

「门掩蝉鸣声。」

「朝阳跃出了地平线,__________」

「男孩被日出了蝉鸣。」

「把春天煮成酒,__________」

「把蝉鸣装进汽水。」

「当你穿越了99次回去救他,但是都失败了,这是最后一次了,你看他吃饭出了神,他突然抬头哽咽的对你说:__________」

「好想再听一次蝉鸣啊。」

「他是你哥啊,__________」

「你怎么能把他日出蝉鸣呢!」

「不行了,我要被笑爆了,你们怎么都能这么有才?哈哈哈。」

「先生说笑了,我不过是一介戏子,__________」

「也只会蝉鸣罢了。」

「世界很小,小到__________」

「蝉鸣声响彻全世界。」

「你要我参加你的婚礼,__________」

「但是我只想听你的蝉鸣!」

「少爷娶妻了,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

府上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十分热闹。

你是管家,你站在廊柱旁,脸上看不出开心。

婢女小翠路过,问你:“管家,你不替少爷开心吗?”

你__________」

「笑了笑说:“今晚蝉鸣声烈啊。”」

「花有重开日,蝉鸣有少年。哈哈哈。」

……

老祖宗们的脸色越看越黑。

本来想忘掉的记忆变得更深了。

哪怕是闭上眼。

脑海中,那个被日出蝉鸣声的少年身影也挥之不去。

这让他们以后在夏日听到蝉叫声后该怎么防止浮想联翩啊?

看到一些玉树临风的美少年时又该怎么面对他们啊?

老祖宗们都无语了。

大秦。

嬴政眼角抽搐,面色难看:“……这帮后人的整活难道都是没有极限的吗?”

刘斌在评论区里面翻了好一阵,被蝉鸣居士的言论逗笑了好一会。

才心满意足的滑到了下一个视频。

【可怜薄命做君王,盘点千古第一词帝——李煜!】

当这句话落下,各朝各代无数诗人词人和皇帝都打起了精神,他们倒想看看在这数千年的时光中,什么样的人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撑得起千古第一词帝的名头?

李世民惊起一丝疑惑。

“千古第一词帝?”

“还是姓李?”

“这个叫李煜该不会是我大唐的皇帝吧?”

如果是的话,那他大唐的名气可就再添一分了!

刘彻:“平日里只听后人谈论过千古一帝,这还是第1次听说千古词帝?他的诗有那么好吗?”

曹操激起了好胜心:“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他却能够被公认为了千古第一?也不知孤与他相比,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