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档口;微喷灌(1 / 2)

陈家志和薛军聊了陕西苹果、以及李深海的口碑和信誉问题,让其恍然。

“还是太大意了,我差点就和他称兄道弟。”

“凡事留个心眼,在批发市场上,绝大部分人话都是真真假假,但往往真话不足为奇,假话却足以致命。”

薛军也体会到了人心叵测,虽然他还没损失什么,但李深海本身的信誉问题却值得人警醒。

薛军问:“还考虑113号吗?”

“当然考虑。”陈家志道:“他的档口本身没有问题。”

南北市场大致划分了区域,比如113号档口就在陕果区,周边一共有5家陕西果商的档口。

这5家陕西果商里,只有113号一家有转让意向。

因为只有李深海是个体经营户,其他4家看名字就像是县级水果公司。

在市场里其他位置也还有两家经营陕西水果的档口要转让,不过位置没113号好。

113号在5家有转让需求档口里位置最好,人流量最大。

陈家志和薛军也没绕弯子,直接来到了113号,招牌上挂着海品果业的牌子。

“兄弟,早嘛,早知道是你要转租我的门面,我昨天就给你优惠价了。”

李深海是个西秦汉子,看面相朴实无华,不过薛军对他已经有了警醒。

人不可貌相,批发市场里的人人话都可以好听。

薛军微微颔首,“李老板,我还在比较,可还没定下来要你的档口。”

李深海仍笑容满面,道:“兄弟,你看看我这档口多好,又宽敞又方正,地段也好,人流量很大。

如果今年陕西没有大旱,苹果品质不出问题,我们这条街每年年底几个月都是人满为患。”

陈家志在档口内外四处打量,没出声,让薛军主导来主导这场沟通。

只听薛军又:“可今年你们的苹果就是卖不过山东苹果,你昨天还和我吐槽山东人抢了你生意。”

李深海表面笑嘻嘻,心里却在暗骂,谁知道你个浓眉大眼的也要来租门面做水果生意啊。

他也确实被山东苹果逼急了,才导致昨天慌不择言。

李深海:“今年是今年,明年可就不同了,我们陕果在南北市场畅销了这么多年,那是有口皆碑。”

薛军怼着李深海的脸看,看不出丝毫异样,这谎面不改色的本领是怎么练出来的?

还是他真就觉得自己口碑好?

薛军认为家志不会拿这事开玩笑,既然家志市场上盛传‘西北狼咬人’的法,那就一定确有其事。

思索片刻,薛军道:“李老板,明年陕果也有可能更难,山东苹果可是有备而来,来势汹汹,这丢失的人气想找补回来可不容易,不然你又何必急着转租出去?”

李深海道:“我是有去做其他生意的打算,所以才转租。”

这法明显站不住脚,薛军也不想再和其拉扯,问:“你打算多少钱转?”

李深海道:“一口价,十五万。”

薛军摇了摇头,“最多给你十万,你过,两年前你只用了5万就把档口拿到手,如今翻倍也算赚得不少。”

“不可能,十五万一分不少。”

“告辞。”

薛军喊了声还在四处打量的陈家志,转身就走,陈家志也没有留恋,跟着又和薛军去了下一家。

靠谱鲜生虽家大业大,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要养成该省就省的习惯。

薛军道:“主动权在我手上,我打算和他慢慢耗着。”

陈家志笑道:“没毛病,今年陕西苹果不理想,拼不过山东苹果,越往后拖可能就越难。”

薛军问:“李深海会不会去转卖其他水果?”

“一时半会儿也不好找货源,找到了货源也不一定赚钱,现在水果利润没前几年那么高了。”

越是了解,陈家志就有点后悔没早点做水果生意。

水果如今和蔬菜一样,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逐渐上涨,价格总体是回趋势。

据,前两年陕西苹果在花城南北市场的批发价曾达到11元/kg。

这价格让陈家志感觉回到了30年后,甚至30年后苹果批发价也很难卖这么高,零售价还差不多。

不过即使如今价格回,水果批发的利润依然很可观,但前提是不踩坑,或者是能坑人。

李深海在甘肃做过食品调料,也贩运过昆明西瓜,但只在经营陕西苹果上赚了钱。

他本人也是扶风的,老婆是宝鸡的,都是苹果产区,明出了陕西,他很难再找到其它廉价货源,想逆风翻盘很难。

陈家志还在海品果业的档口里看到了柿子,但只靠柿子同样很难挽回亏损。

如薛军所,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时间越往后拖,形势对李深海就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