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心之所念(1 / 2)

龙瀛剑诀 谭漠雪 1441 字 27天前

李世民闻言双目一亮,抱拳说道:“不知郭大侠欲往何处相助?世民在此先行谢过!”

现如今,除却刘武周和宋金刚对李唐疆域攻城略地之外,洛阳王王世充、夏明王窦建德等各路番王诸侯,亦趁唐王府颓势之时伺机而动,或虎视鹰瞵、或蚕食鲸吞。

李世民深知唐国的危乱局面,奈何分身乏术。面对宋金刚这个强敌,三万柏壁军需要他带队坐镇。但正如郭旭扬所言,“闭营养锐”的疲敌策略,确实是短时间内难有大动作。如此,诸如郭旭扬、北牧、明斯这些武林高手,若是一直待在军营中,对唐国来说,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甚至是……“无用”。然而,郭旭扬等人并非李世民的部属将臣,他自不能随意差遣调动。现郭旭扬主动请缨,要替唐国肃扫边境忧患,李世民当然是又惊又喜。

郭旭扬抱拳回礼道:“秦王言重了。近几年烽烟弥漫,黎民受苦。想必诸位已收到消息:龙瀛剑已落入‘渡梦圣主’之手。龙瀛可定天下大势,神剑易主,福祸难料。于此非常时期,我等自当朝夕相争,只图早迎盛世,百姓安宁。”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无论他如何行事,自始至终,他的心之所念只是求一个太平盛世。

他顿了顿,复道:“在下想先去会一会窦建德和李子通。”

洺州城去年举办的那场“天择之会”,将窦建德和黑袍相互勾结之事公诸于众,且洪家亦暗查到黑袍尊者风逸珪,与楚王李子通往来甚密。郭旭扬既知,瀛洲岛民皆听命于龙瀛剑的持有者,自然要与这两大番王接触一番。倘若夏明王府或楚王府中,隐藏有瀛洲岛民,则将其策反,必能从根本上削弱黑袍这个曾经“龙瀛剑主”的实力。若是对岛民加以引导,说不定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同你去。”黄伊榕的声音不大,却是格外地坚决。

郭旭扬扭头凝望着身旁的人儿,他犹豫了一阵,终是点了点头,柔声说道:“好。”他此时的心思,与榕儿相同。他再也不想与榕儿分开一时半刻。

“黄小姐,这太危险了!你的伤刚好。”李世民抢道。

对于黄伊榕,李世民多少有些私心。这么多年以来,黄伊榕以唐国国定钦使的身份,为唐国出谋出力甚多。相比郭旭扬这个刚刚深入唐国的江湖人士,在李世民的眼中,黄伊榕才是李唐王朝之肱骨女帅。他不愿这位重臣再出什么意外,是以,他故意以黄伊榕之“伤”作为提醒,希望郭旭扬能将黄伊榕留在军中。

黄伊榕柳眉微蹙,略有不悦。她语气生硬地说了一句,“我意已决。殿下无需多言!”

郭旭扬与黄伊榕心意相通。他轻握住伊人的葇荑,看向李世民,“秦王放心便是。我决不会让榕儿再受到伤害!”

为了让在场的众位唐王府将领安心,郭旭扬耐心地说道:“窦、李二王虽深居王宫,然在下自有法子相见。在下斗胆狂言一句:待在下伤愈,首虑之人,唯有黑袍。此前,拜火教持续追踪于他,上月底终有所获。黑袍本已有伤在身,后再度被拜火教主重创,虽让其侥幸逃脱,但想必两三个月内难回中原。另外,在下与黑袍一战过后,也想了些应对他的后手。”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为人精明通达,黄伊榕和郭旭扬已言明至此,他自不好再多说什么。

郭旭扬微微颔首,继续说道:“除了夏明王和楚王,另有几个王府势力,在下亦想试图周旋。然南阳王朱灿,此人罪恶滔天,在下必设法除之!”

短短两句话,却有两层深意。

他口中的“另外几路番王”,指的是被万重山所控制的宋义王孟海公、鲁王徐圆朗以及知世王王薄。

郭旭扬曾暗中潜入万重山所建立的“信义门”,窥探到师兄顾征——也就是万重山的野心。原本郭旭扬有自己的考量,并未深入任何一方势力。但自从黑袍现身、龙瀛易主后,为了在这个诡谲的乱流中撕开一道口子,他便将主意打到了这个已故师兄的头上。只可惜他并不知晓,万重山未真正陨身。

而朱灿食人为乐、恶名昭彰。郭旭扬早有杀朱灿之心。郭旭扬命伊力亚斯?阿不都拉以“星辰”为徽记接济流民,其中一个意图便是要找出“极恶之人”。朱灿非但不效仿行善或略作姿态,反而变本加厉地大肆屠戮烹杀,其狞恶残暴的行径令人发指。郭旭扬打算亲自动手,取其性命。

“如此,有劳郭大侠了!”李世民双拳一抱,郑重地行了一礼。

不管是窦建德、李子通、朱灿还是其他番王,都是唐王府的敌人。郭旭扬不论是去对付谁,唐王府都是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