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房间多数只有20平方米左右,但布局却相当紧凑合理。每间公寓都配备了一张双人大床,供人们舒适地休息;一个卫生间,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一排隐藏式的衣柜,提供充足的收纳空间;还有两个小巧的沙发和茶几,让人们可以在房间里稍作休憩。
除了住宿区,生活区的建设也十分完善。
这里不仅有影院,让人们在闲暇时光能够欣赏各种电影;
还有超市,方便人们购买日常用品;酒吧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社交娱乐的场所;
广场则是人们聚集交流的好去处;运动场所和游泳池更是满足了人们锻炼身体、享受休闲时光的需求。可以说,地球上常见的生活设施在这里应有尽有,只是规格相对紧凑一些罢了。
第二号坑是一个特殊功能区。这个区域的外形同样是半圆形的建筑结构,一共建设了12层。
每层的空间都异常宽阔,尤其是最上方的8层,这里完全被规划为种植区。而这片种植区所采用的技术更是令人惊叹——最先进的“智能农业种植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空气、土壤、光照、滴水灌溉以及温度等各个方面,都由智能系统进行全面而精准的控制。
这8层种植区中,有整整6层专门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而另外两层则是蔬菜种植区。
值得一提的是,格瑞丝在种植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借鉴了荷兰和以色列这两个农业强国的先进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蔬菜的产量得到了极大提升,每平方米的收成竟然能够达到近100公斤的年产量!
这无疑是科技所创造的奇迹。
再往下看,最底部的四层则被设定为养殖区,计划分别养殖牛、羊、猪、鸡、鱼等各类肉食来源。那么,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在月球上进行种植和养殖呢?
其实,罗杰这样做主要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
通过在月球上实现自给自足,不仅可以减少对地球资源的依赖,还能为未来火星的大规模殖民提供宝贵的经验。
当然也有更深次的考虑,万一要是某一天跟美国政府闹翻了,也有自给自足的基地,这就是华夏族人骨子里面带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思想观念。
而第三号坑,便是工业区所在之地。这里的工业区规模宏大,仅有四层巨大的空间,但每一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三层,首先是最底层,它是整个月球基地的能源核心——反粒子正负场发电站。这座发电站每天的发电量高达50-80亿度,如此巨大的发电量,完全能够满足基地的日常需求,确保基地的各项设施都能正常运转。
第二层是科研基地,这里汇聚了众多科研场所,如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等。科研人员们在这里进行各种前沿的科学研究,探索月球的奥秘,为人类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层则是一些机械设备、月球工程车以及在月球上使用的飞行装置的生产和加工制造厂房。这些厂房全部采用全智能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将成本控制在最佳状态,使得每一件产品都能达到最优品质。
而月球表面上的一层,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这里矗立着巨大的“超级太空船”船坞。
那艘计划中要进入小星带的“母舰”,就将在这个船坞中建造完成。这个船坞规模之大,令人惊叹,它将见证人类探索宇宙的又一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