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0七章 夜救故人(2 / 2)

老头没办法低头想了好一阵儿,才在腰中又摸嗦了半天,才从腰带里摸出了一方玉印和一尊金佛,放在1了王鹏的面前。

王鹏看了看东西,转头又向小伙儿看去。

小伙儿偷偷地瞄了老头一眼,见他微微颔首,也从自己的腰带里取出了一尊玉观音和一个铜香炉。

东西不大,做工却十分的精致,一看就是明朝的物件,而那方玉印竟然刻着“汉寿亭侯印”几个字。

“汉寿亭侯?”王鹏读过三国,知道是关羽的印章。

不知道怎么就到了他们的手里,难道他们将关羽墓给盗挖了?

王鹏对关羽的故事还是比较了解的,据传关羽死后全国有三个地方给关羽建了陵墓。

一是关羽故里山西解州衣冠冢,称为关庙。二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三是当阳关陵,唯此处按皇帝陵寝定制,有清同治皇帝御笔“威震华夏”金字匾额一块。

传说关羽死后,身首分离,魂魄未能同身躯入土为安。每晚关羽魂灵便在当阳玉泉寺覆船山处游荡,呼曰:“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妇幼惊骇,四邻不安。

时任玉泉寺主持便劝解关羽,汝一身取过多少人头颅,仅过五关斩六将,便有多少不宁之魂,你为他们想过吗?

关羽闻之,深为惭愧,从此魂归陵寝,恢复往日平静。

玉泉寺有关羽显圣处景观,十分有趣的是,关陵墓冢后树林都没有树梢,是天人合一,纪念关帝还是关羽显圣,人树相怜。

公元219年冬,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大义归天。

220年春正月,孙权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前传关羽首级于洛阳曹操处,但被曹操识破,曹操敬慕关羽为人,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十五里,并建庙祭祀,是为关林。

明朝,万历二十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关林庙,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

万历三十三年敕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关羽始封“圣”。

清朝,顺治五年敕封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五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

雍正八年诏改武庙。清乾隆年间加以修建,形成占地180亩的规模。

关林是明清时期皇帝遣官致祭、地方官吏和百姓朝拜关公的场所。

关林在洛阳,为曹操始建,后明万历年间增修,这两人又是豫省人。

关羽“挂印封银”中的印,肯定是寿亭侯印了,不是这印陪葬在关林,王鹏不得而知。

但是,这两人和寿亭侯印一起拿出来的又有三件明代古董,这些对应起来一想,结果就很明显了。

“你们将关林给挖了?”

两人没有说话,只是低着个脑袋尴尬地站在那儿。看他们这样王鹏也不好再说什么。

“你们找人家要多少钱,人家竟然要你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