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您那儿按了两次腰,舒服多了,后来在家养胎、生小儿子,一忙就忘了。再后来听人说黄老师开了新店,离我家近,就带了我婆姐和嫂子去调过一段时间。”
四儿“哦”了一声,黄老师她也认识,以前在同一个理疗群里聊过,听说开店走的是“高端包月”路线。
“可那包月太不划算了!”莹莹的语气突然有点激动,像是想起了当时的糟心事,“一个月要两千八,说是不限次数,可去了两回就催着办‘加强套餐’,说不办就没效果。
我婆姐本来是颈椎疼,按了三次没见好,还说她这是‘经络堵得厉害,得加钱做针灸’——我婆姐脾气直,说这跟交房租似的,月月交钱还没个准头,当场就吵了两句,后来再也没去了。”
四儿没接话,只是安静地听着。做这行这么久,她见过太多搞“套路”的,自己守着这小破店,只想着把手法练扎实,来的人舒服了,自然会再来——虽然赚得少,但心里踏实。
“说这些都没用,”莹莹的语气又沉了下来,带着点焦虑,“这两天我妈妈的糖尿病有点恼火,脚麻得厉害,晚上睡不着觉,去医院看,医生说再严重就得透析了。我妈一听透析就哭,说怕透析把身体拖垮,以后连抱孙子都抱不动。
我这几天到处打听,突然想起您来,翻微信翻了半天才找到您的号,想着试试问一句,没想到您真接了。”
说到这儿,莹莹的声音里带了点哽咽,还有孩子咿呀的哭闹声,她大概是腾出一只手来哄孩子,说话都有点断断续续:
“四儿老师,您给我发个位置吧,我现在就带我妈妈过去。对了,您那儿停车方便不?我开车来,怕找不到地方。”
“方便,楼下就有个地下停车场,2块钱一小时,入口就在小区大门左边,你到了要是找不到,再给我打电话。”
四儿一边说,一边点开微信,把自己店铺的定位发了过去,还特意加了句“慢点开,路上注意安全”。
“谢谢四儿老师!太谢谢您了!我们一会儿见!”莹莹的声音瞬间亮了起来,像是抓住了根救命稻草,说完就匆匆挂了电话,通话记录里还留着孩子没哄好的小声哭腔。
四儿放下手机,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糖尿病并发症她见得多了,手脚麻木、视力下降都是常事,老人家怕透析,一是怕疼,二是怕花钱,更怕自己成了儿女的累赘。
他起身走到按摩床边,把叠好的床单又拉了拉,然后从架子上取下一个中药热敷包,塞进旁边的微波炉里——先热着,等老人家来了,正好能敷在腰上,缓解下紧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四十分钟之后,房间里的寂静被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破。这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到屋内的人,但又带着些许急切,似乎敲门者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