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深夜10点,李宏率领警卫连经过近1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赶到集宁前线。
此时,战场打扫已经基本结束,不过还有零星的地方正在搜索,战场上依旧时不时送来未被发现的伤员。
78军军部里,李宏召集各军军长听取各军汇报战果。
总体而言,这一仗打得可谓是痛快淋漓,十分的解气。战场上遍地的鬼子尸体让所有战士看到都会士气大振,自豪不已,参战的将领更是引以为荣,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综合各军战果,这一仗歼灭日军两万余人,缴获三八式步枪支、轻重机枪335挺、掷弹筒381具、九二步炮19门、山炮16门、九四式速射炮8门、野炮17门、九一式榴弹炮10门。另外还有大量汽车、马匹以及各种军需物资,战果丰厚。
当然,取得这么大战果,各军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这一仗统计下来,各军总伤亡加起来达到1.79万人,其中阵亡者近8000人,胜利同样来之不易。
李宏对各军都提出了表扬,尤其是对表现突出的两个独立师,进行了着重表扬。
杨遇春、黄焕然二人通过这一仗一战成名,彻底得到了李宏麾下所有将领的认可。尤其是黄焕然,自从军以来从未像今天这样酣畅淋漓的痛杀外敌,一张嘴笑的根本合不上。
李宏和傅宜生、马秀芳三人一同走出78军军部,看着夜色下的战场,不由得感慨起来。
“傅将军,此情此景,可谓是抗战以来最大奇观,不知你可否临场发挥,作诗一首呢?”
李宏听着二人感慨,甚至引用前人诗句,突然冒出一句。
傅宜生愣了一下,随即迅速反应过来,连忙婉拒道:“李主任,你高看我了,我不过是一介武夫,粗通些文墨而已,哪里比得上文人雅客那般会作诗啊?”
李宏却不以为然,微微一笑,恭维地说道:“傅将军这话太过谦虚了,常言道,过度的谦虚可是骄傲哦!谁人不知,傅将军可是保定军校的高材生,说傅将军文化低,这谁信啊?”
马秀芳哈哈大笑,顺势接过话茬,大大咧咧道:“就是,李老弟这话说得在理,谁要是说你宜生兄文化低,这不是打保定军校的脸吗?就咱们三人站一起,论起学历来,宜生兄你可是妥妥的文化人,我们俩那都算大老粗。”
李宏继续恭维道:“马大哥这话说得不错。论起学历,我是初中毕业,马大哥那是土匪出身,学历更不用提。唯有你傅将军,那是妥妥的受过高等教育,保定军校高材生。我们二人那是根本没法比,因此这作诗我看傅将军很适合。”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几下就将气氛烘托到位。
傅宜生看着情况,不作一首诗怕是过不去了,于是思虑片刻,爽快答应道:“好!既然气氛到这了,那我就献丑,作诗一首,献给此战英勇作战的将士们,你们二人可不许取笑!”
李宏立马拿出随身小本和笔,说:“傅将军,你可以开始了,这篇佳作我要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傅宜生向前走了几步,扫视着面前的战场,沉思良久后,缓缓开口:
“十万旌旗卷朔风,三军飞渡剑光寒。挥戈直破倭寇阵,铁血丹心照贺兰。”
话音落下,李宏和马秀芳齐齐鼓掌喝彩。
“好诗,好诗啊!傅将军果然才华横溢,佩服!不知傅将军,此诗将取何名呢?”
“就叫它铁血绥东吧,以此战,彰显我中华男儿抗击倭寇铁血精神!”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