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听了一句,几个人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这个算了,还是换下一个吧。”
“还有就是进工厂,也分公有和私人,进去之后按月拿工资,养活自己一家人没什么问题。”
“公家的厂子多不多?听说那些私人的黑得要死,跟村里的地主老财差不多”
“对,是有这么一说。叫什么来着,本子……?不对,是资本家。对,叫资本家,压榨工人血汗,等你身体垮了,没有什么用了,就把你踢出去自生自灭。”
“嗯,我也听说了,给他们干活儿也不容易。”
“还是进公家的厂子好。”
三舅和二姐夫、李大哥几个人又开始讨论起来,看来没少关心时事啊,还知道不少消息。
“那都是过去式了,现在整个四九城都解放了,私人的厂子虽然不像公家的福利那么好,但是也把以前那些血汗工厂的作风给扫干净了,政府都盯着他们了,不会让他们继续压榨工人的。”
刘德信打断了他们几个人的讨论,给众人好好解释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简单的跟他们一类比就清楚了,既然他们知道那些血汗工厂主跟村里的地主老财差不多,都是类人的玩意儿,那么村里解放以后,那些垃圾们都被清理干净了,同理,城里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分田地。
“哦,这么说就知道了,看来都能进是吧?”
“嗯,只要找到工作,就都能做。我之所以让你们缓两天,就是想让大家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干那个行当。决定好了再去找相关的工作。”
刘德信把自己的想法给三舅等人简单说了一下,毕竟不同工厂的工作,以后的待遇和福利那也差的多了。
都是工人,说出去的牌面都不一样。
就像后面扩张之后的红星轧钢厂,和一些小厂子相比,肯定差的十万八千里。
三舅他们的想法是先找个事儿挣钱再说其他的,生活要紧。
刘德信有了后世的信息,觉得还是先规划下比较好。
这个时代要是选对了路,最起码能省很多事儿。
而且现在很多工厂还没有进行扩张,后面几年有的是机会,四九城人口大爆发就是从工厂扩建开始的。
短短几年,无数的劳动力就从周边涌入到城里,让人口翻着番儿的往上涨。
当然后面几年困难的时候,又劝退了不少人回农村搞生产。
这也是为什么刘德信想着让家人尽快进四九城,户口落好了,就不会有遣送回去的问题了。
“还有,这段时间我正好找人帮你们问问哪儿有工作机会,你们也想好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到时候一核对,不比你们自己跑强吗?”
最后刘德信的这番话,终于劝动了几个人,打算回家商量一下。
反正听几个人的意思,都想着学一门手艺。
只有学到手的东西,才是个人,谁都抢不走。
到时候凭手艺吃饭,在哪儿都饿不着肚子。
这也是这一辈人共同的想法,也在未来几十年内得到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