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想借走这幅米芾的字帖,回家多欣赏几天罢了。
可对收藏家来说,这字帖就如同自己的媳妇,怎么可能轻易让人?
“哈哈,李建国,我老头子都这把年纪了,临入土前想多看几眼都不行么?”
“得了,这话你都说两遍了。别老拿这个来唬人,有我在,你想‘入土’都难!”
李建国这并非夸海口。
以他的医术,让关大爷活到百岁也并非难事。
“听听,破烂侯,这话说得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啊。”
关大爷脸上布满苦涩,内心明白李建国不会轻易改变决定,但亲耳听到拒绝,心情仍旧沉重。
“得了,别再抱怨了,我打算创建一座博物馆,打算请你担任馆长一职!”
“哦,这主意真不错!”
“那就这么定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不对,我怎么觉得自己上了你的套?”
“哪有的事,你要不再深思熟虑一番?”
“罢了,难得糊涂,就不去想了。”
李建国已将博物馆建设提上日程,不久后便可完工。
这些年收集的各类藏品堆积如山,李建国尚未整理。
把关大爷拉来负责这项工作再合适不过。
至于专业性和权威性,拍卖会上的一半压轴戏,正是为关大爷和破烂侯而设。
他们如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大舅,那字帖真的很值钱吗?”
对古董一窍不通的苏萌,走出拍卖场,仍旧满头雾水。
“这已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了,那是米芾的真迹,深受古董收藏家喜爱。”
“如果放到香江或者海外的拍卖会上,必定引发激烈竞逐。以我们的财力,那字帖是想都别想。”
“我对那两位老人的背景挺好奇的,如果我能将他们的藏品倒卖到香江……”
“我想,我可能认识他们……”
听刘大舅提及关大爷和破烂侯,苏萌不禁皱紧了双眉。
“嗯?苏萌,你对他们有所了解?”
苏萌对二人的熟悉让刘大舅感到意外,似乎一切都在不言中。
“怎能不知,那位满头白发的关大爷,独自居住在大栅栏,他儿子远在海外,据说韩春明时常关照他,给他买酒解闷。”
“至于破烂侯,他就住在胭脂巷,靠回收废品为生。”
“有次韩春明在收废品时我撞见过他们,这两人出现在拍卖场,肯定事出有因为。”
“这事确实耐人寻味,或许我们还未知晓其中更深的内情。”
刘大舅思索了一会儿,没有立刻作出判断。
“大舅,我们还是赶紧去找韩春明吧,你之前不是提到他收藏中可能有值钱的物品吗?”
苏萌仍然记得刘大舅在拍卖场中提到的这番话。
“对,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赶在拍卖场的消息泄露之前,从韩春明那里挑出珍品。”
拍卖场,李建国将韩春明叫到一旁。
“李哥,发生什么事了?”
“这是卖出清雍正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后剩下的钱,你收下。”
李建国将一袋钱递给了韩春明。
韩春明一时愣住,正想推辞,却听到关大爷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