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拍卖行(2 / 2)

“侯先生,考虑到一般家庭的月收入不过百元,我觉得这个起拍价已经不低了。”

大领导虽然觉得价格高得有些离谱,但仍表现出对市场的理解。

“破烂侯,‘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道理你不会不明白吧?”

“在经济稳定的年代,古董才更受追捧。你瞧,现在市场上像宣德炉这样的珍品几稀有?”

“在当前国情下,宣德炉或许难以卖出天价,拍卖师只能参考国际市场的价格。”李建国耐心地向破烂侯解释。

大领导听闻此言,不禁点头称赞:“李建国说得有理,正如我之前所说。”...

“古董之所以以往不受重视,正是因为生活水平未达标。”

“如今,我们的生活日益改善,确实应当关注古董的价值。”

李建国接着对大领导说:“至于你提到的薪资问题。”

“虽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笔钱看似天文数字,但你看看今天的拍卖会,来的每一位嘉宾,哪个不是身家百万以上?”

随着李建国的话音落下,买家们开始纷纷举牌报价。

“一百一十万!”

“这价格真是令人惊讶!”大领导对身后的竞价声感到震惊,也开始理解李建国的观点。

“168号嘉宾出价一百一十万,还有更高的吗?”

“我出一百二十万!”

“一百三十万!”

最终,那件明宣德铜雪花金朝冠耳方炉以一百七十万的价格成交。

“李建国,你就这样让这件宣德炉易主了?”破烂侯看着心爱的古董被拍卖,心中不忍。

他对李建国竟将这些宝贝卖给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感到难以置信。

对于李建国而言,那些来之不易的收藏品,他是绝不会轻易脱手的,何况他目前并不为金钱所困。

在这个时代,战乱之时黄金为贵,太平盛世则文物值钱,然而现在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当然了,他能如此洒脱,也全因为这场拍卖会本就是他自家举办的。

如果是换作国际拍卖场,成交后必须支付给拍卖行一定比例的佣金。

但在这里,自然免去了这一环节。

“恭喜27号竞拍者获得这件明宣德雪花金朝冠耳方炉,接下来,我们将展示第二件拍品,清雍正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

“咦?这瓶子不是韩春明的吗?难道春明也来参与了竞拍?”

提及这件拍品,关大爷目光转向李建国。

“春明没有参与竞拍,这瓶子是他前些日子因为家庭困境,送给我作为礼物,那件事你二位也有所耳闻吧。”

李建国简单说明了瓶子的来历。

“哎,那家伙对我们可从来没有如此慷慨,看来这次我是看走眼了!”

破烂侯闻言,流露出些许后悔之意。

韩春明遇到的问题,原本是能用金钱解决的,但他当时只是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