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医药研制(2 / 2)

汽车市场上的这些车,虽然外观酷炫,乘坐体验也不错,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类发展十分不利。

这些车的排气系统做得太差,没有净化就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对全球环境危害极大。

严重的话,人类可能会亲手毁了自己的家园。

陈夏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是他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

这种能为全球人类做贡献、推动社会进步的事,陈夏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我觉得,我们得赶紧安排新能源汽车上市了。”陈夏对胡逸斌和常庆说。

他看着琳琅满目的汽车,但大部分车都只注重外观,完全没考虑到社会的未来发展。

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要想让企业长久发展,最重要的是产业能给全社会带来福利,能持续发展。

所以陈夏看到这一幕,首先想到的就是让新能源汽车尽快上市。

他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外观出众,性能也相当出色。

可以说,如果这款车能尽快上市,肯定会大受欢迎。

陈夏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快上市步伐。

当下,无疑是陈夏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浩宇科技公司在推进医药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同时,陈夏也没忽视基洛巴斯基地的建设。

自上次事件后,陈夏对防弹机器人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之前,他研发的产品竟在向华龙博士身处险境时突然断电,这种低级失误,实在让他难以容忍。

所以,当向华龙提及此事时,陈夏便着手解决。

“就这么点小问题,还想难倒我?”陈夏用拇指在鼻尖上轻轻一抹,流露出对这问题的轻蔑。

“机器再坚固也得充电啊,难不成咱家的机器就特殊?”向华龙反驳道。

向华龙心里其实挺震惊的。

毕竟,陈夏可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

只要他开口,那事儿基本上就能成。

因为陈夏不是那种只凭一时兴起就乱说的人,他做事向来靠谱。

但即便如此,向华龙对陈夏的想法还是感到十分惊讶。

这小子,难不成真掌握了什么高科技,能用太阳能发电?

可就算太阳能发电,那也不太靠谱啊。

战场上,谁能控制天气?

想晴天就晴天?哪有那么好的事。

万一碰上连续几天的阴雨天,那可就真没辙了。

除了太阳能,还有地热能、风能、潮汐能,难道还有更厉害的方法?向华龙心里琢磨着。

“我已经猜到你在想什么了。”陈夏轻描淡写地说。

他一看向华龙那迷茫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在想啥。

要说默契,他们俩还真是绝配。

难怪胡逸斌会开玩笑说:“要不你俩在一起算了。”

每当这时,陈夏就会回应:“你想多了,我这辈子唯一能确定的事,就是我的取向。至于向博士,这辈子怕是没机会跟我结伴了。”

这话一出,现场的人总是哄堂大笑。

好像向华龙配不上陈夏似的,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想法有点异想天开?”陈夏直接问道。

他们俩这么多年的兄弟了,有啥话不能直说?

他们向来直来直去。

小事儿,能三言两语说清楚的,就绝不拖泥带水。

毕竟,对于他们两个大科研家来说,每一分钟都无比珍贵。

普通人的一两分钟就是普通的一两分钟,而他们的一两分钟,却可能带来巨大的突破。

说不定,就这一两分钟,就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发展。

这也是陈夏和向华龙为何如此珍惜时间的原因。

有啥话就直说,别拐弯抹角,这是他们的交友原则。

“对,除了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发电,我想不出你还能用什么办法。”向华龙也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说得没错,但可惜,你差点就答对了。”

“此话怎讲?”向华龙扶了扶眼镜,这是他思考时的标志性动作。

“因为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都受自然条件限制,所以用它们发电风险很大。我想,你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吧?”陈夏解释道。

“所以,我对你的想法感到十分惊讶。”

“其实也不难理解,你换个角度思考就行了。”陈夏朝向华龙使了个眼色。

“难不成……?”向华龙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还在组织语言。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向华龙刚开了个头,陈夏就猜到了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你是打算把这些能源结合起来用,对吧?”向华龙问陈夏。

“对。”陈夏点了点头。

陈夏接着解释说:“太阳能在高原地区效果最好,风能在平原地区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潮汐能和地热能比较稀缺,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利用。”

“厉害啊,兄弟,这都被你想到了。”向华龙赞叹不已。

“这只是初步设想而已,具体能不能实现,我还真不敢确定。”

“能有这个想法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个想法的价值很高,我们别放弃,一定要把它研发出来。”向华龙鼓励道。

向华龙觉得,这么好的想法,如果不付诸实践,那就太可惜了。

“我现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想,只是还没来得及付诸实践。”陈夏对向华龙说道。

“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太棒了,而且我们现在手里还有成熟的石墨烯能源技术。要是这个想法真能实现,对我们来说,那可是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市场啊。”向华龙满怀期待地分析道。

“我心里有数,既然有了这个想法,我就一定会努力把它变成现实。”陈夏坚定地回应道。

说到防弹机器人,除了不能单独执行作战任务这个明显的短板外,其实还存在电量供应不足的问题。

虽然电量不足相较于不能单独作战来说,似乎是个小问题。

但在关键时刻,如果因为电量耗尽而无法继续作战,那之前的所有努力可就都白费了。

想象一下,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防弹机器人突然因电量不足而停摆,那场景得多让人震惊啊。

防弹机器人在材质研究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除了这些缺点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