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大博弈,战术2(2 / 2)

他不绝望,也不抱有希望,只是相信自己作为老人的判断。

绝望的情况,他经历过了。

希望的时候,他也经历过了。

“在其快要溃败的时候,应该快速收住手,撤退,再做布防。”

“我也安排了一些人,去袭击他们的后勤,他们也需要消耗一点力量。”

“奥古斯特背后的圣山,也开始了挖掘行动。”

“帝国的两座圣山,大而高,所以啊,你部还需加油,继续抵抗。”

“尽可能的迟滞。”

“是!在下明白了,我尽量。”谢菲尔德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英勇无畏。

ps:快要到书测了,第二次复活机会,我想来收集一些,有趣的书名,尽可能符合这本书吧。

关于现在的进度问题,我已经进行了加速。

至于说一直被诟病的突然加入旁白和心里想法,打断了剧情连贯性,我尽量想想怎么解决吧。

毕竟忍不住就搞解释了。

不然感觉就会挺突兀的,或者说,为什么这个主角,他一直赢赢赢,结果突然就大败了呢?

至于的情况。

或者说,为什么这个主角要这样做。

我尽量。

战争描写方面,我已经提升了博弈的局面。

也从战争本质开始博弈,物资问题。

双方的战争,看起来有点呆,没有什么奇招,因为小规模的战争,我描写仔细了,也什么水,什么群像了。

可大场面,没有什么操作空间的情况下,也没法写不是?

战争的最基础单位,就是少部分不部队的交战,所以重点是在战术方面进行。

尽量让战争博弈更加真实了。

我不写战争如何进行,还有争夺领土问题。

反而是写大场面的经济问题,小场面依旧是战术。

我举个例子吧。

也就是战争的潜力问题,和物资问题。

蜀汉最着名是演义,看起来是一直赢赢赢,但有没有一种可能。

战争潜力他们压根就没有,汉中胜利了,但人口没了。

四川打了很久才拿下,男当战,女当运。

夷陵之战,不是因为火烧连营而败的,我觉得是刘备军士气低下更重要,后勤补给不行了。

因为,想要火烧的前提是,你得靠近营寨啊。

也就是,别人至少是能打来你的营寨,才能放火啊。

而且,这还是演义,正史上更是看起来糟糕的要命,被追着打不是没有理由的。

曹操被打的三个县还能重新起来。

东吴也在东边和曹魏打的有来有回。

这两家最大的特点,实际上就是战争潜力,双方都有运营和外交的手段。

也就是,基本不太会把家搞的什么大残的情况。

曹魏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拿出军队来进攻,大败之后都不影响根基。

东吴那边保部队也是特别行,逍遥津孙权亲自断后,就是在保部队,也能维持住部队士气。

夷陵之战一个月后就是三路伐吴,陆逊都还在西边盯着刘备压根没动。

这两家就是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动摇根基。

不一样的例子就是刘备了,菜的要命,真的就是运气拉满加上会骗人,还有几个聪明人,才立国。

但就算这样,还是外交糟糕,内政也糟糕,打仗更是糟糕。

直到诸葛亮被托孤才有好转。

同样的情况,还有淝水之战的符坚,立足未稳,结果一战就回到解放前。

这个也就是太急了。

然后还有拿皇,和项羽。

也差不多是这个原因。

战争潜力问题,后勤补给问题。

这就是,我应对有人说战争场面,不就是靠战术压制的应对加强法。

战争,并非是完全的压制,布尔战争也可以体现这一点。

好的例子呢,就有李世民了,有隋朝的底子在,打仗厉害的同时,也得注意一点,战争潜力。

在北方的游牧南下之时,知道战争潜力不行了,就签订了盟约,恢复过来后就暴打了他们一顿。

还有俾斯麦,知道什么时候发动战争,结束战争,控制战争规模。

外交内政军事的三重艺术。

好了,有意见提,我有在看,但我怎么改,这取决我的吸收速度就是了。

没办法,我很苦恼我给主角安排了一个战争天才的天赋,导致变成这个样子。

真的好想科技压制,然后横推啊。

但敌人不强,就没办法体现主角的战争天赋,也很烦。

我甚至其实,都有想过让敌人科技超过主角之类的奇怪想法。

啊,真的好想开新书啊。

继续来本西幻领主?

还是近代战争?

对不起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