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对,杜府?”
时空乱了吗?杜甫已经出生了?
房玄龄看着目瞪口呆的葛明,说道:“杜克明府上。”
原来是去杜如晦家里啊。
“啊?去做什么?”
“路上说。”于是师徒二人急忙出府,上了马车直奔杜如晦家里。
马车上。
“恩师,杜相怎么了?”杜如晦这时候任职尚书右仆射,这是尚书省的头头,房玄龄是中书省的头头,都是宰相级别的高官。
“克明从前年身子就不太好,让你去给看看。”
“恩师,看病不应该找大夫吗?弟子跟孙神仙熟,不如弟子把孙神仙请来?”
“孙真人就在杜府,就是他让你去的,老夫也正好去看看克明。”
老孙还说自己是神医,看病人自己搞不定就拉上自己,本小郎君又不是大夫。
杜如晦也是宠臣,宅子自然就在皇城附近,所以跟房府不远,马车跑得快,一会就到了。
葛明迷迷糊糊懵懵懂懂被带到了内宅,果然看到孙思邈在这里,还有个中年妇女,估计是杜如晦的夫人,还有个青年,估计是杜如晦的儿子。
床榻上躺着一个人,这人虽然躺着但是葛明也看得出来瘦的皮包骨。难道这就是杜如晦?初唐的名相?房谋杜断的老杜?李世民没给俸禄?怎么饿成这个样子?
“小子拜见杜相,拜见伯母。”床上的人摆摆手,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旁边的妇人冲着葛明点点头。
葛明刚要给孙思邈施礼,孙思邈赶紧拉住,说到:“别说那些没用的,让你来是有原因的。”
“老道简单说,杜相这是得了厌食之症,让你来就是帮忙看看,弄点什么好吃的。”
原来不是把自己当大夫,是把自己当成厨子了。
厌食之症?那不就是厌食症?这病好像不是弄点好吃的就能治的吧?一般来说这往往跟心理有关,尤其是后世的小姑娘闲着没事减肥,体重下来就有成就感,于是节食变成了厌食,身体变得很差,一般活不了多少年。
怎么宰相也想减肥?把自己减成这样?看着葛明不说话,孙思邈问道:“怎么?让你做几道菜还不乐意了?”
葛明吧嗒吧嗒嘴,说到:“小子乐意至极,最拿手的就是做美食。不过需要不少材料,还有锅碗瓢盆什么的。”
“恩师,孙先生,还有这位哥哥,不如你们出来下,分头帮着小子准备一些东西。”
孙思邈对葛明非常了解,一听就知道葛明要借一步说话。房玄龄也不是傻子,自然也跟着出来了。那位不知名的哥哥自然也出来了。
葛明感觉里面应该听不到了,这才停住脚步。
“孙先生,厌食症不是因为东西不好吃,跟心理有关。孙先生,您不是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吗?”
孙思邈挠挠头,疑惑的问道:“这话老道说过?”
“您忘记了在石艾县,当时治疗感染天花的人。”孙思邈点点头。
孙思邈当时还专门做了研究,这些人知道神医来了,葛明还每天讲笑话,不少人都挺了过来。
“这位哥哥怎么称呼?”葛明对青年问道。
青年拱拱手:“杜荷。”此人正是杜如晦的儿子杜荷,葛明心中震惊,还没进宫陪着太子读书呢,先碰到了陪着太子造反,全家死光的杜荷。老天爷哎,你这不是玩我的嘛。
“杜相是从何时开始厌食的?”
杜荷想了想说到:“从贞观元年开始,好像是闹饥荒的时候吃的就少了。”
房玄龄接着说到:“当时关中不少人都吃不饱,到处都是灾民,克明每天忧心忡忡,确实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葛明觉得杜如晦是个好官,难不成是因为忧心灾民导致的厌食症?反正绝对不能是因为减肥。
葛明眼珠子乱转,孙思邈就知道葛明有了主意。
“可是有办法了?”
葛明心里没底,只能说是试一试,于是说到:“孙先生,小子不懂医术,不过可以一试。关键还是要孙先生给杜相调理,这样才可能有效。”
“但是今天来不及了,小子还要准备一些药引子,明天下午小子带着药引子过来。”
众人一听也只好如此。
孙思邈开了药方,给杜如晦调理调理五脏,然后三个人才被杜荷送出了府门。孙思邈自然有杜家的马车相送,房玄龄跟葛明上了房家的马车。
马车上。
“恩师,小子早就听闻房谋杜断之名,今天看到杜相如此居然有些难受。”
“克明还年轻,这还不到五十岁呢。当年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能吃能喝,还是个胖子呢。”
“恩师,弟子觉得杜相可以直接拉出去埋了。”
“混账东西,不能这样说长辈。不过你说的对,这都皮包骨头了,克明怕是命不久矣。”
“爱徒啊,克明这病你真能治?”
葛明想了想说到:“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杜相这病不是吃药就能治好的,这是心病,弟子只能说是试一试,不敢说一定有效,死马当成活马医。”
房玄龄点点头,既然孙思邈都没把握,自己也不能对葛明过于强求了。
“哎,要是克明不在了,老夫可就孤单了。”杜如晦现在的样子怕是活不了多久了,李世民已经有了给杜如晦解职的想法了,这也不是李世民不讲人情,宰相天天在家养病不干活,国家大事全都要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