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武士们的封赏(2 / 2)

因此,林政几乎没有犹豫、便伸手接过他手中帛书,展开细看起来。

只见帛书之上字迹工整、一笔一划皆有章法;又条理清晰、各项安排皆有有理有据;

更重要的是,正如林政期待的那样、他是掏空心思的给日比野清实添堵!

文中,堀田道空以林政占领稻叶山城为分水岭,将功过赏罚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战前之功、战后之功,以及全场之过!

在战前立功的名录下,堀田道空将一大半的笔墨都放在林政身上,恨不得把所有功勋都算在林政头上;

之后,他又有意识地淡化其他人的贡献、使他们的功劳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是微不足道;

之后,他再巧妙地配合林政之前为了安抚各方而确定的“东西美浓联盟”分赏框架,进行了封赏:

像多治见信清、岸信周及箬俊和等人,堀田道空普遍为他们安排了三百贯知行地的加封;

而像石卷久藏等人,除青田宗氏给了五百贯之外,其他人都只给了二百贯左右的加封;

至于其余参与联盟的大小武士,则根据其出力程度,分别获得几十贯至一百贯不等的加封;

唯一特殊的,便是至今未曾踏足稻叶山城、与堀田道空素未蒙面的土田信平——他拿到了足足1000贯的加封!

接着、便是战后立功的部分。

林政依旧是这份功劳簿上最耀眼的名字,尤其还提到了林政提出的三项新政、以此来狂吹林政的“英明神武”!

再然后,他便借着“三项新政”、把功劳更多的集中到内政方面,从而模糊掉长良川之战的功绩;

在他的安排下,武井夕庵、堀田道空自己、乃至于一柳直高都获得不少加封;

如武井夕庵被加封八百贯知行地、堀田道空自己加封六百贯知行地,一柳直高也加封了四百贯;

至于其他武士家臣、地侍豪族们,则根据职位高低和投诚早晚,获得了几十贯至几百贯不等的加封;

总的来说,这部分加封的总额度大致控制在原有知行基础上增加一成五的比例,也算是“尊重传统”。

当然了,这一次、他倒也没有漏掉日比野清实,甚至依旧把他作为第二大贡献者——加封了1000贯知行地!

可随即,他又迅速补刀:用“全场过错”进行减封处罚:

首先,他便把矛头直指立场始终与林政为敌的氏家直元、稻叶良通以及斋藤利政、斋藤义龙父子;

而对他们的处罚、自然也最为严厉——直接没收其全部原有封地,剥夺一切知行!

其次,他又针对那些没有一直跟林政作对、却又曾站在他对立面上的那群人进行次级处罚:

像日比野清实、明智光安、不破光直、安藤守就乃至于竹腰道镇、竹腰尚光父子,均全部入列;

而且,他还趁机重拳出击:竹腰家减封1000贯、日比野清实减封700贯、明智光安、不破光直、安藤守就三人则分别减封300至500贯不等;

最后,为了堵住别人的幽幽之口,他又增加了一条象征性的减封处罚:

堀田道空将包括自己在内的、立场相对模糊或最终投诚的林政阵营所有人员,都列入了一个轻微处罚名单;

并象征性地对众人处以减封几十贯至一百贯知行地,美其名曰:共担过往责任,以示警醒…

结果自不用说,在他一通操作下、土田信平荣登榜首,武井夕庵坐收渔翁之利,连堀田道空也占到大便宜;

可反观日比野清实呢?非但背了个次级处罚、还因为这一增一减、最后只拿到区区三百贯加封!

但妙就妙在,他这方案看似蛮横,可细究起来又都有“道理”可循:

就拿土田信平来说。

他不但是林政麾下的第一名武士,更是作为重臣、替林政坐镇大桑城,可谓是劳苦功高、又“简在帝心”!

这种情况下,他才拿1000贯知行、这很多吗?而且,就连他都只能拿1000贯知行,又有谁有资格拿更多?

因此,堀田道空用土田信平封顶、其实是为了死死堵住日比野清实的嘴,让他没办法要求更多的封赏…

再拿竹腰家来说。

且不说竹腰尚光最终是死在斋藤义龙手里,就说竹腰道镇本身、那可从来都没有跟林政作对过;

甚至…林政反攻斋藤利政时,还有不少竹腰家的武士随同出征,就连竹腰家的继承人千寿丸、如今也是林政的犹子!

可即便如此,堀田道空还是下了死手、直接减封他们1000贯,原因也很简单:死人是没办法反驳的…

以此类推:氏家直元被没收全部领地,连竹腰家都减封1000贯,可夹在他们中间的日比野清实却只减封700贯,那他还有什么资格反对?

仔细的看完这份帛书,林政轻描淡写的放下,也没有替日比野清实说半句公道话,转而是将话题引到别处:

“道空大人,您这封赏都是针对家臣豪族们的,那些在地武士、地头跟郎党们,似乎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