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站朝廷?还是站幕府?(1 / 2)

策论,正是林政为此次“文科”赛事特意设下的选才之题。

以“美浓”为题,不限文体,不限方向,任由这些读书人挥洒笔墨,天马行空。

林政就是想看看,在这乱世之中,这些住在美浓的士子们,脑子里到底装着些什么?

是空谈风月,还是真有经世济民的实策?亦或是…藏着些别样的心思?

不管怎么样,既然已经误打误撞来了,自然没有过门不入的道理。

想到这里,林政便再次拉起阿柊的手:“来都来了,咱们就去看看、这些人都吹了什么牛出来。”

“吹…牛?”阿柊眨了眨眼睛,露出几分古怪神情:“这…这不是…策论吗?”

“是呢,策论。”林政坏笑着眨了眨眼睛:“这指点江山,首先就得有想象力嘛!想象力一丰富,能不吹牛么?”

“…”阿柊眼睫毛又是扑闪扑闪的,脸上也浮现起几分揶揄的坏笑…

再次悄然登上赛台,林政没有继续牵着阿柊,反而是各自寻个方向、挨个查看文生们书写的策论。

目光扫过一张张书案,多数文章都内容平平,无非是些歌功颂德或泛泛而谈的套话;

然而,正当林政以为、这次应该没什么收获时,场地中央的一个年轻人、却让他猛地一顿:

此人年约十八九岁,相貌堂堂、身材中正,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他身上穿的灰色藤纹织锦狩衣!

狩衣!

林政的眼皮便忍不住一跳!

此物本发源自武家,乃是武士们用作铠甲下的衬服;

然时移世易,如今武家上层日常多着吴服、阵羽织,这狩衣反倒成了京都公卿子弟常穿的便服!

再结合他那织锦材质跟藤纹装饰,莫非…此人是京都来的公卿?

万千思绪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一个身着公家狩衣的年轻人,却出现在稻叶山城,参加他举办的策论?

对方这是意外路过、还是专程来的稻叶山城?而他参加比赛,到底是闲着无聊、还是想以此为敲门砖?

想到这里,林政心头警铃微响,悄然上前几步、在那狩衣年轻人身后悄然站定。

然而,仅是一眼,那跃然纸上的硕大标题、便把林政雷的不轻——《报朝廷论》!

哥们?你这是玩呢!

自己给的题目明明是“论美浓”,怎么这哥们一上来、就整这么一篇《报朝廷论》?

咋的?是美浓现在归朝廷管了?还是朝廷打算搬到稻叶山城来了?亦或者是…

京都的公卿老爷们、打算来自己这儿化缘了?

不过…若是说到朝廷跟公卿,哪怕是强撑的架子、到底也是张虎皮,也未尝不能拿来用用?

想到这里,林政便耐下心来、细细品读起眼前的文章来。

抛开立场不论,单论文章,此子笔力确是上乘!

开篇几句,他便指出美浓乃形胜之地、物阜民丰,又扼守东海道及东山道通往畿内之要道,本该民富国强才是;

然而,眼下的美浓却陷入经年累月的混战泥潭,以至于民生凋敝、礼崩乐坏,纲常彻底失序!

在此子看来,原因便是美浓离京都太近、又离权力太远。

因为离京都太近,所以美浓也跟着卷入京畿的纷争,自斋藤妙椿时代、便陷入幕府的内战泥潭;

可偏偏他们离权力又太远,无论他们站在哪一边、也无论谁上位,这好处都落不到美浓头上…

还别说,他这个论点,林政自己也深以为然。

论天时地利,美浓确实算得上天赋异禀:

论农业,美浓国有54万石高,在66令制国之中、能排到第六名;

论商业,美浓扼守两条要道、接壤七国,商业禀赋还在近江、尾张之上;

而论统治,美浓也是相邻八国中、除越前之外唯一大致统一的国家;

负责任的说,若没有外力干预,美浓的小日子绝对比眼下滋润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美浓应该如何排除外力、争取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呢?

林政继续往下看去,结果…这小子笔锋一转,提了个暴论:

京都战火不断,是因为朝廷失去了号令群伦、维系统治秩序的力量,才导致天下板荡,国不成国;

而美浓要摆脱战火,就不能继续跟着幕府胡搞瞎搞,而是应该尊奉朝廷、助朝廷重振威仪、重建秩序;

等朝廷恢复力量、稳住幕府的内斗乱局,自然会帮助美浓重建秩序、彻底终结这无尽的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