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分肉(1 / 2)

李大山将野猪肉按份量分好,每户人家都能分到十几斤。村民们围在他家院子里,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些新鲜的肉。

“大山,这肉咱们真能要吗?”村长李老三有些犹豫,“万一被举报说咱们私分…”

“三叔,现在不是以前了。”李大山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报纸,“你看这上面写的,国家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允许农民搞副业增收。咱们靠山吃山,有什么不对的?”

黄麻子在一旁点头:“就是,现在政策变了,咱们也得跟上时代。”

村民们面面相觑,大部分人还是不敢相信这个变化来得这么快。

李大山留下了野猪的大部分,心里已经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动物保护法很快就要实施,单纯打猎不是长久之计。

晚上,他找来了几个胆子比较大的村民商量。

“我琢磨着,咱们山里不光有野味,还有木耳、黄花菜,还有一些药材。这些东西拿到城里去卖,肯定比种地强。”

“这…这不是投机倒把吗?”村民王大牛战战兢兢地说。

李大山拍了拍桌子:“大牛,你脑子还停在十年前呢!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鼓励咱们自力更生。你看这报纸上写的清清楚楚,支持农民发展多种经营。”

他指着报纸上的一段话念道:“允许农民进入集贸市场,开展正当的商品交换活动。”

黄麻子也劝道:“大牛,咱们又不偷不抢,靠自己的本事挣钱,怕什么?”

最终,只有年轻一些的李小虎表示愿意试试:“大山哥,我跟你干!反正在家种地也挣不了几个钱。”

第二天一早,李大山、黄麻子和李小虎三人背着背篓进山了。

山里的木耳长得正好,一朵朵黑褐色的菌类贴在枯木上,散发着特有的香味。黄花菜也开得正艳,金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这些东西城里人稀罕得很。”李大山一边采摘一边说,“我听说一斤干木耳能卖五六块钱呢。”

“真的假的?”李小虎眼睛都直了,“那咱们发财了!”

黄麻子笑道:“小虎,别高兴太早。咱们还得能卖出去才行。”

三人忙活了大半天,采了满满三背篓的山货。路上李大山又用猎枪打了几只野兔和一只狍子,算是意外收获。

回到村里,李大山找村里的李铁柱借了辆架子车。李铁柱开始不太愿意,担心出事。

“铁柱叔,你就放心吧。出了事我一个人担着,绝不连累你。”李大山拍着胸脯保证。

看着李大山诚恳的样子,李铁柱最终还是把车借给了他们。

第三天天还没亮,三人就拉着架子车出发了。县城的集贸市场刚刚开放不久,管理还不太规范。

他们找了个角落摆开摊子。新鲜的野兔、狍子肉很快吸引了不少顾客。

“老板,这野兔多少钱一斤?”一个穿着干净的中年妇女问道。

“三块五一斤,新鲜的,刚打的。”李大山笑着回答。

正当生意越来越好的时候,几个穿着花里胡哨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哟,新来的啊?”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光头,“知道这里的规矩吗?”

黄麻子小声说:“大山,这几个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