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没问题,我们等你(2 / 2)

“这味道,绝了!”李局长吃得赞不绝口,“比城里的饭店强多了!”

“李大哥喜欢就好。”

“建国,你这手艺,开个饭店都行。”

酒过三巡,李局长问起了陈建国的情况。

“你平时都干什么?”

“种地,打猎,还做点小生意。”陈建国实话实说。

“什么小生意?”

“收购点山货,到城里卖。”

李局长点点头,“这也算是活跃农村经济,挺好的。”

听到这话,陈建国心里更踏实了。看来这位新局长对做生意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明的。

“李大哥,以后您常来,咱们村随时欢迎。”

“一定,一定。”李局长举起酒杯,“来,为了今天的友谊,干杯!”

送走了李局长一行人,陈建国心情很好。不仅赚了导游费,还结识了一个重要的朋友。

“建国,你说这个李局长靠谱吗?”黄麻子问。

“应该靠谱。”陈建国想了想,“而且就算不靠谱,咱们也没损失什么。”

“那倒是。”

“不过有一点,咱们做生意的事,暂时还是别声张。”

“为什么?”

“政策还不够明朗,小心驶得万年船。”

陈建国心里清楚,虽然改革开放马上就要来了,但现在还是要低调一些。等时机成熟了,再大张旗鼓地干。

饭桌上,南佐端起酒杯,和几位领导碰了碰。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国家发展。

“小南,你对咱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什么看法?”坐在主位的那位领导放下筷子,饶有兴趣地问道。

南佐想了想,放下酒杯:“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像我们这种山区,不能光想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样重要。山里有山里的优势,野生资源丰富,如果能建立起完善的收购体系,既能带动农民增收,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哦?说说看。”领导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比如皮草收购,现在都是散户经营,价格不稳定,质量也参差不齐。如果能建立统一的收购标准和价格体系,让农民知道什么样的皮子值多少钱,他们就有积极性去改善饲养条件。”南佐边说边比划,“再比如药材种植,山里的野生药材品质好,但农民不懂加工,只能卖原料,利润微薄。如果有专业的加工厂,就能把产业链延长。”

几位领导互相交换了眼神。

“小南,你这想法很有道理。”那位领导点头赞许,“不过光有想法还不够,需要有人去实施。你有没有兴趣到城里工作?机关里正缺你这样有想法、有实践经验的年轻人。”

南佐愣了一下,没想到对方会这么直接。他摇摇头:“谢谢领导的好意,但我还是想留在家乡。”

“为什么?城里发展机会多,待遇也好。”

“正因为如此,我更应该留下来。”南佐的声音很平静,“家乡需要建设,总得有人留下来做事。如果有能力的人都走了,谁来改变这里?”

领导沉默了片刻,突然笑了:“你这话说得好!有志气!”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这样吧,我的联系方式给你,以后有什么困难或者好想法,可以直接找我。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国家需要,家乡更需要。”

南佐接过名片,郑重地收好:“谢谢领导。”

“别客气,互相帮助嘛。”领导举起酒杯,“来,为了家乡建设,干杯!”

送走了这些人,南佐心情有些复杂。机会就在面前,但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家乡这片土地,需要他。

第二天一早,南佐照常进山收货。最近这段时间,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不仅收皮草和鸡蛋,还收购各种药材。山里的农民都知道他收货价格公道,从不短斤少两,所以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在老王家,南佐收了十几张兔皮,顺便买了一些晒干的桔梗和黄芩。

“南佐,你这生意做得真不错。”老王一边数钱一边感慨,“我们这些药材放在家里也没用,你一收,马上就变成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