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左冯翊。
短短不到三天,关中便战火四起。
更让人震惊的是京兆尹当下已全面沦陷。
因为除了杨肃在左冯翊起事之外,京兆尹的葛从周和杨师厚也参与了叛乱。
其中,葛从周是在乐毅攻打汉中时从襄阳方向突围的,万余兵马退回关中之际,仅剩不到千人。
之后,他便被赳赳老秦安排到京兆尹,与杨师厚一同防备关羽。
而赳赳老秦让他们独自镇守一地的理由也很简单。
毕竟当时两人的忠诚都在95以上。
只是赳赳老秦却在任命时,忽略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葛从周和杨师厚的忠诚,核心关键在于赳赳老秦的能力和威望在他们之上。
可如今关中的继任者却不具备相应能力。
再加上司马懿的游说,突然临阵倒戈也就不足为奇。
况且葛从周和杨师厚跟随赳赳老秦的时间不长,忠诚的内核更多是因为敬畏。
否则,稍微有所迟疑,关中也不会在短短三天内战火四起。
当然,目前的关中虽乱,可却依旧不到失控的地步。
毕竟除了京兆尹之外,右扶风和弘农郡仍在忠于赳赳老秦的英雄手上。
比方说,正在右扶风备战的章邯,镇守武关的司马错,与王翦在潼关对峙的蒙骜。
他们三人便是关中目前的定海神针。
杨素就算筹划已久,他也暂时无法正面对抗章邯等人。
而且章邯已经在第一时间派蒙恬,华雄两人领兵支援咸阳,防止杨素再度将战场扩大。
“你立刻出发!”
“一定要将主公的亲笔书信交到李玄手上!”
贾诩将赳赳老秦生前留下的信件交给李斯,神情凝重。
他已经三天没合眼,不停地推演当下局势,试图为安宇寻求一条出路。
然而,葛从周和杨师厚的背刺却让他们陷入被动,之前遗留的隐患一一爆发,战火四起。
要是没有外界因素干扰,仍忠于赳赳老秦的文臣武将,自然有能力镇压杨素等人的叛乱。
可李玄却绝不会错失眼前的好机会。
因此,贾诩才会让李斯立刻动身前往长安城。
否则,一旦李玄出手,他们的谈判空间就会被无限压缩。
至于说父女之间的矛盾……要是真的无法缓和,赳赳老秦也不会留下投降李玄的遗言。
况且没有安宇点头同意的话,贾诩也不会私下行动。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李斯出言询问。
贾诩回道:“虽然我不知道杨素打算怎么收尾,可他却绝不会留在关中。”
“而咸阳身为主公耗尽一生精力建立的皇城,绝不是杨素麾下三万兵马能攻破的。”
“只要你的动作够快,李玄必然会立刻出手,以雷霆手段击溃杨素,再设法控制关中。”
李斯作揖拱手道:“文和兄,保重!”
贾诩颔首道:“路上小心!”
两人就此兵分两路,银狐亲自护送李斯出城。
……
河东郡,河东城。
此城距离蒲坂不到十里,乃是李玄旗下并州军团入侵关中的桥头堡。
而在收到关中内乱将起的情报时,公孙衍便亲自领兵来到前线,与不良人对接,紧盯关中动向。
突然,亲兵疾步走入营帐,沉声道:“禀报将军!”
“外面有一人自称是秦府李斯!”
公孙衍豁然抬头,回道:“即刻将人请来!”
不多时,一身黑袍的李斯走入营帐。
“李斯拜见公孙将军。”
公孙衍上前将李斯扶起,试探道:“不知李大人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李斯答道:“请公孙将军带我前往长安城,面见王爷。”
公孙衍点头道:“可以。”
之所以答应,核心在于李斯威胁不到李玄。
况且长安城有袁天罡坐镇,一个李斯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再退一步,李斯忠于赳赳老秦,如今所求肯定也是为了解决关中的混乱。
所以带李斯去见李玄,说不定能为自己在关中打开一个缺口,方便他们攻占关中之地。
“多谢公孙将军成全。”
李斯松了一口气,急忙作揖行礼。
“分内之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