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神情平淡,显然没有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
张骞欲言又止。
马援也没在意,与张骞一同返回驿馆。
他刚才的话,实际上有两重目的。
一是试探李玄的胸襟。
既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阮虎。
毕竟效力于一个心胸狭窄的人风险太大,所以马援的行为也符合常理。
当然,话又说回来。
马援的行为也存在巨大风险。
假设李玄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就算不立刻死,基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会有许多人替李玄动手。
比如,马援言语之间招惹到的长安城文臣谋士。
可要是李玄有容人之量,他平日积攒的威势便能将他们压下来。
即便心里不爽,他们也就是嘀咕几句,绝不会当面埋汰马援或暗中对他出手。
第二个目的,一样有两层含义。
首先是考虑李玄的西征大计。
其次则是为阮虎铺路。
只要李玄攻陷前燕,西域的危机便能自解。
可一旦前燕沦陷,李玄的西征大军却会直奔西域而来。
窝阔台到时绝对会回防,阮虎则必须领兵北上,与李玄打配合。
然而,如今入侵西域的却不止窝阔台,西面的耶律大石和王保保也是威胁之一。
假设,阮虎配合李玄攻占窝阔台汗国,耶律大石和王保保便会领兵撤退,西域联盟的贡献就不够大。
所以马援才会提议李玄一同把北魏收拾掉。
因为空出来的时间越多,西域联盟就能做更多布置。
毕竟第二次国战的遭遇,以及李玄的威名,一旦击败前燕,窝阔台便会收缩兵力。
所以空闲下来的兵马,便能抽空去完成其他任务。
比方说,夺回丝绸之路南线,又或者是将大宛国从耶律大石手上抢回来。
简单来说就是西域的完整性越高,他们的功劳就越大,阮虎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
可惜,以上考量,马援不能对外说明。
否则,便会凸显出他的功利心,更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仕途。
只是马援真的能瞒着所有人吗?
天策府,正堂外。
“他的心思似乎有点多。”
安然走到李玄身旁。
“无所谓。”
李玄神情如常,漠然道:“聪明人想法多很正常。”
他有一点没有直接点明,可安然却绝对明白。
判断一个人是否能用,不是看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
安然提醒道:“阮虎如今文有班超,武有马援。”
“一旦窝阔台退却,怕是会生出其他心思。”
李玄回道:“不管阮虎有没有其他心思,皆无法脱离华夏。”
“自古以来,西域都不能用太强硬的手段控制。”
“只要他不直接跳反,如今的关系就能长久维持下去。”
长远布局的前提是走好眼前路。
如果连眼前的路都走不好,长远二字就是空谈。
马援的行为在李玄眼里就是小动作,影响不了自己。
“你心里有数就行。”
安然见李玄已有算计,便不再多言。
突然,不良人疾步走来,躬身道:“王爷,云台二十八将中的马武已在招贤馆登记入册!”
李玄眼前一亮。
“即刻把人给我请来!”
云台二十八将的含金量都不低。
马武虽少有独当一面的记录,可却是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勇将。
自己的野战军团不管派哪一个去西域,赳赳老秦都不会坐以待毙。
可要是派一个刚组建的军团,便能减轻赳赳老秦的压力,以免刺激到他。
所以吴汉就很符合新任军团长的需求。
既有能力,又有短板,刚刚建立的军团战力也不强。
毕竟就算再加上一个马武,该军团的综合能力也仅仅是合格而已。
因此,马武来得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