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领域,很多国产汽车也同样创造过类似的辉煌。远的不说,光是比亚迪汽车,曾经就依靠一款模仿国外品牌,以及宝马车标的F3,造就了国产汽车工业历史的奇迹。
据说,它总销量高达200多万辆。
还有后继发展起来的其他品牌,比如五菱宏光一辆车,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哈弗H6,问世以来的累计销量,也超过了400万辆!
甚至还有人说,没有哈佛H6就没有长城汽车!
大量的数据表明,在国内没有卖不出去的汽车,只有性价比和定位不被大众接受的车。因为半固态电池的即将问世,让FY06作为第一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主,对于飞云汽车来说,意味着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历程,也必然造就新能源汽车销售神话。
这可不是大家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各位读者干爹想一想,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依然力挺油车,情愿多花钱买耗油的油车,也不考虑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对油车的信赖之外,还有新能源汽车的短板问题。
电车巡航能力差!
电车充电不方便!
电车质量堪忧,有自燃风险!
电车就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低级组合!
电车就是......
关于电动新能源的短板,让很多购买者望而却步,不得不选择油车。
试想一下,如果半固态电池可以解决巡航焦虑,还能保证在一点电都没有的情况下,充电12分钟就能充能百分之八十,解决长距离出行的问题,哪个消费者抵挡得起它的诱惑?
还有,半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可要远远超过传统锂电池的。根据张永智的说法,半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至少可以长达三十年,而且使用十几年之后,它的巡航能力和储电功能,依然不会出现拦腰斩的尴尬情况。
面对即将出现的商业奇迹,股东们岂能不激动!
廖勤很少参加董事会,但其身份不一般,她之所以愿意象征性的投资飞云汽车,实际上都是秦邱妍利用自己的关系,多次跟廖勤交流之后,才达成的合作。
为什么秦邱妍要用心良苦的请廖勤投资飞云汽车?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帮助沈林风,为他的事业增加一道保命符。廖勤的身份特殊,能够投资沈林风牵头成立的汽车公司,等于是某种组织和团队认可了沈林风,一般人想动飞云汽车,还得掂量掂量。
若不是秦家和廖家关系莫逆,秦邱妍还求不到廖勤的投资呢。
廖勤的投资份额很少,但意义非凡。
起初沈林风也不是很理解,不知道秦邱妍要求自己找廖勤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他愿意把自己手中百分之七十二股份的半数给秦家,秦邱妍都不要,却坚持让廖勤参与微不足道的百分之一。后来通过秦邱妍的介绍,沈林风才明白其中的意义。
现在廖勤也非常看好飞云汽车,让沈林风安安高兴。
实际上,其他股东还不知道廖勤的底细呢。他们跟曾经的沈林风一样,对廖勤背后的力量,一点也不知道,还以为廖勤只是沈林风照顾的某位朋友。
即使沈林风本人,也只是听秦邱妍描述过廖勤背后冰山一角的力量。听完以后,沈林风整个人震惊到麻痹,感觉这世界好陌生!原来,在大家眼中不可一世,轮流坐着的福布斯排行榜大佬们,某种程度上也不过是某些家族眼中的跳梁小丑而已。
如此牛逼的家族,竟然也有代表投资了飞云汽车。
沈林风在欣喜的同时,感到自己似乎就要开挂,当然也压力倍增。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