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社交心态(2 / 2)

于是乎,沈林风渐渐又摸索出朋友圈的分类管理。包括微信和现实中的朋友,他也开始进行分类,给每个群体画上特定的标签,比如陌生的电销客户,他可以分成A\B\C\D四个等级,以此来区分他们的重要程度。A级是最有成交意向的客户,需要重点根据;B级其次,要维护好......

产生业务往来的,沈林风直接把他们移到客户分类中。

客户少的时候,他只有一个大标签叫做客户。后来客户越来越多,他又把标签分为别墅客户、商品房客户1、客户2、客户3......以此类推。

有些见面次数过多,线下都相处熟悉了的,沈林风就划分到朋友里面。

当然,朋友也分三六九等的。

最铁或者经常联系的,他把他们放在一起。甚至有些志同道合,有共同爱好,或者拥有共同事业的,干脆拉一个聊天群,隔三差五里面侃大山,或者聊工作。

比如夏影传媒工作群、恒运汽车改装群、翱翔无人机群、兴鸿科技销售部群、豪庭装修同事群、大风坪景区群、大风坪孵化中心群、大风坪民宿管理群......

大家注意到了吗?

有时候,明明是一个公司,却能划分出好多个群。

其实,沈林风的线下社交圈也差不多类似。

刚刚创业阶段,恨不得天天交朋友,跟不同圈子里的人交朋友。吴恒毅、鲍光明、林德昌等老乡的圈子,还有林德昌生意圈子的朋友,米娜和杨丽娜的圈子朋友......

不管是什么朋友,沈林风都希望成为人家圈子里的人。

至于别人怎么对待他,他倒是无所谓。

毕竟,他只是新人,还是个刚刚创业的毛头小伙子。只要能不断认识更多的人,沈林风就感觉生活充满希望,早晚会成为全圈深圳都是朋友的社交小王子。

沈林风坚信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个朋友多条路。

虽然参加的社交不一定全部有用,结识的朋友也不一定带来生意机会。但是,沈林风还是觉得,身边有很多朋友的感觉,特别的爽。

似乎朋友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多年以后,沈林风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以前通信录里面的人,走到一定程度以后,往往十不存一,最后能够保持联络的人少之又少。

少到有时候,沈林风想找个人聊天,也不知道该找谁。

慢慢的,他习惯了反反复复都是去找那几个人。

是的,生命中能够经得起你不断打扰的,不停去麻烦的,其实到最后也就那么几个人。

而且有的是为了利益,极少存在单纯的友谊。

这个阶段,沈林风渐渐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社交和应酬,其实是离不开身份标签的。当你具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你就能结交到非常多的朋友。

相反,如果你一无是处,身边的朋友肯定不会太多。

随着他身份变得越来越重要,他身边的朋友就越来越多。讽刺的是,每次遭到重大挫折和打击的时候,沈林风总能感觉到身边的朋友们,绝大部分都在沉默或者消失。

等他走入丁石凯的圈子,又突然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很多大佬都是没有朋友的,他们的生活只有生意,或者说只有生意上的应酬。所谓朋友,有时候也是生意伙伴,而生意伙伴,往往才能成为他们长期保持联系的朋友。

还有一点,真正厉害的人,从不需要主动去应酬和社交,也不必去卑躬屈膝,努力往某个圈层去去钻营。一句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沈林风知道,现阶段的自己不可能像丁石凯一样,极少主动去结交别人,也就是向上社交。但是他知道,只有实力足够的时候,你的社交才是社交。

不然,即使进入某个圈子,依然只是人家圈子里的边角料。

正是因为这一点,沈林风才渐渐减少应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读书,或者冥想和自我反省上。

他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不再专注于八卦和娱乐新闻,也不再迷信所谓的朋友满天下。专注于修炼内功的日子里,沈林风感觉自己无比的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