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风知道,跟丁石凯合作绝对不是最优选择。
即使丁氏集团拥有他可望而不可即的资源,丁石凯也拥有他现在无法匹敌的智慧和经验,但是他依然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自己过分接近丁石凯,可能会被他套路。
具体套路什么,沈林风不能确定。
拒绝的理由,他有千万种。可是驱使着沈林风答应丁石凯的,只需要一个——跟着丁石凯,或者丁氏集团,可以让他学到更多!
当沈林风走到一定高度,便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自己的格局和认知被束缚,很难找到突破口了。
以前,他还能经常跟米娜、杨丽娜聊一聊。
或者在为兴鸿科技拓展业务的时候,跟张永廉、时小河,以及服务的甲方客户沟通。通过与不同层次的人沟通,不断地突破自己。
还有当年的林德昌,也曾经给过沈林风很多帮助。
这里说的帮助,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指认知和见识上的启发或者指引。
世事无常,沈林风曾经的已来过的人,不是被历史淘汰,就是在现实中走散。在他的生命中,似乎缺少一个可以引领他前行,突破当前认知的大佬。
要说他的朋友还有很多,可他们跟沈林风差不多,有的甚至还不如他。比如刘飞翔、吴恒毅,包括现在的林德昌、时小河、张永廉、刘维奇、张永智等。他们自身的认知,各有各的长处,同样也各有各的短板。总体而言,没法指导沈林风。
米娜可能更高一些,但她现在不可能给沈林风帮助。她能不处处针对沈林风,估计沈林风就要大叫阿弥陀佛烧高香。
秦邱妍的认知倒是挺高的。
但是,她的身份特殊,而且走的路不太一样,也不适合给沈林风太多指点。
随着事业的发展,以及地位的提升,沈林风感觉自己好像走到某种瓶颈,很难突破自己。一言以蔽之,他现在需要向上外交,去认识更多高认知的企业家。
商业圈是有层级的,不是说你想认识谁就能认识谁。
沈林风在做兴鸿科技的时候,接触过很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佬,跟他们见过面,聊过天,推荐过兴鸿科技的铝电池。可是,真正让人家记住并认可,愿意长期保持联系和往来的,实话讲并不多。
见过大佬之后,他更多还是跟同等级的人沟通。
比如分管负责人,采购总监等。
正如沈林风排斥丁石凯的理由一样,他也是想挑战自己,突破瓶颈,才迫使自己答应跟丁石凯合作。
他就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哪怕是与狼共舞。
......
沈林风的内心想法,写起来很长,其实不过是几个念头的浮现之间。
不一会儿,晚宴的拍卖环节终于开始。
大家移步去拍卖大厅,各自根据指示牌入座。
沈林风的位置非常靠后,差不多算是拍卖现场的犄角旮旯吧。相对来说,坐在第一排的丁石凯和丁晓霞则显得更加显眼。
从他的座位到丁石凯的位置,大概就是他们之间的差距。
这是现实。
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遇到大小会场,只要稍加观察,就能从座位上得出很多信息。擅长座位排列的主办方几乎很少出现纰漏,会把不同身份的人弄混。左右之间的定位可能会错,但是像沈林风和丁石凯的座位,怎么都不会错的。
座位是身份的象征。
此时此刻,沈林风再次感觉到实力的重要性。
人生一辈子,权力和经济决定着你的高度和厚度,但凡有其中一项出人头地的人,不管走到哪里,得到的待遇总是特殊一些。
沈林风看了看身边的王玥,笑着说:“看吧,这就是大佬云集的地方。咱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