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容我解释一下为什么'鲲鹏'不需要护航。"
他走向指挥中心的主控台,熟练地操作了几下,大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一组复杂的技术参数和三维模型。
"首先,关于发现和被发现的问题,"李明远指着屏幕上一个雷达天线的模型,"'鲲鹏'搭载的不是普通雷达,而是由'盘古'系统驱动的新型主动相控阵雷达。"
他点击屏幕,调出一组对比数据:"星条国最先进的舰载雷达,探测距离不过200海里,而且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极其有限。而'鲲鹏'的雷达系统,探测距离超过350海里,能够同时追踪500个空中和水面目标,最关键的是——"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确保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它能够在被敌方雷达发现前,就已经锁定对方的整个航母战斗群。用我们的老话说,就是'先敌发现',而且是压倒性的先敌发现。"
指挥中心内的气氛微妙地变化了,那些激烈反对的声音逐渐安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若有所思的表情。
"但这解决不了通讯问题,"老将军仍不罢休,"远洋航行,一旦失去与陆地的联系,等于是瞎子摸象。没有情报支持,单靠'鲲鹏'自身的雷达,仍然危险重重。"
李明远露出了前世见到科技小白提问时的那种"你真可爱"的表情。
"将军,我正要说到这一点,"他切换到另一组数据,屏幕上显示出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结构,"这是'天眼'系统。"
"天眼?那不是我们的电子干扰系统吗?"刘副部长疑惑地问。
"那只是'天眼'的一个子系统,"李明远解释道,声音中带着藏不住的得意,"完整的'天眼'系统包括通讯、导航和信息处理三大板块,其核心是——"
他故意拉长声音,看着众人越来越好奇的眼神,才缓缓说出那个在这个年代近乎魔法的词语:
"卫星通讯与导航。"
"卫—卫星?"一位年长的工程师结结巴巴地重复,"你是说,像星条国刚发射的那个会在天上转的铁球?"
李明远忍住笑意:"比那先进一百倍。'天眼'系统已经在过去半年秘密部署了三颗低轨道卫星,覆盖了太平洋大部分区域。'鲲鹏'装备了专门的接收天线,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与指挥部保持实时通讯,同时获取精确的位置信息。"
整个指挥中心彻底安静了。每个人都瞪大眼睛,嘴巴微微张开,大脑拼命处理着这个信息——卫星通讯?卫星导航?这些概念对五十年代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是外星科技。
"这...这是真的吗?"张部长声音发颤,"我们真的有了卫星通讯能力?"
李明远微微一笑:"不仅如此,'天眼'系统还能为'鲲鹏'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气象数据、敌方舰队动向和最优航线规划。简单说,'鲲鹏'在太平洋上航行,就像是在自家后花园散步一样,对整个环境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