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小时,军工基地的会议室就已经座无虚席。
张部长、军部主任、各部门技术骨干,甚至连几位军区的高级将领都火速赶来。
气氛凝重而紧张,所有人都知道,能让李明远如此兴奋的,一定是极其重要的突破。
李明远抱着一摞图纸走进会议室,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在他身上。
"李总工,这大清早的把我们都叫来,到底有什么重要发现?"张部长迫不及待地问道,他的烟斗都忘了点。
李明远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会议桌前,将图纸一张张展开,铺满了整个长桌。
"各位,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雷神MK-1'超远程火箭炮!"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信息。
"火箭炮?"军部主任皱了皱眉,"我们不是已经有火箭炮了吗?射程还有四十多公里..."
"四十公里?"李明远冷笑一声,"我们的'雷神MK-1'射程是三百公里!"
"什么?!"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几位将领同时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明远。
"三百公里?你没开玩笑吧!这已经不是火箭炮了,这是导弹啊!"张部长的烟斗掉在了桌上,烟草撒了一地也浑然不觉。
"李总工,你确定没有搞错吗?三百公里的火箭炮...这比我们现役的导弹射程还远!"军部主任的声音都变了调。
其他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质疑,有人震惊,但所有人的眼神中都带着本能的敬畏。
李明远环视一圈,等大家稍微平静下来,才慢慢说道:"没错,三百公里。而且,这不是导弹,确实是火箭炮。最关键的是,它还能红外制导,打谁谁哭!"
"红外制导?"一位技术专家难以置信地问道,"你是说它能自动寻找目标?"
"没错,"李明远指着图纸上的制导系统部分,"火箭弹在飞行末端会自动寻找目标的热信号,比如坦克、装甲车、甚至是大型指挥部的热辐射,然后自动调整弹道,精确命中。理论上,命中精度可以控制在十米以内。"
会议室再次陷入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数据震撼了。十米的命中精度,对于一种射程三百公里的武器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这...这简直是革命性的突破啊!"张部长终于回过神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武器,敌国的后方基地、补给线、指挥部,全都在我们的打击范围内!"
军部主任站起身,走到图纸前仔细查看,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炮兵出身,对火箭炮有着深入的了解。
"李总工,从理论上讲,这套系统的实现难度有多大?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能支撑吗?"
李明远早有准备:"关键技术有两点,一是推进剂配方,二是制导系统。推进剂我已经有了详细配方,只需要化工厂按照配方生产即可。制导系统的关键部件可以利用铁臂-1机器人的精密制造能力来生产。总体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但绝对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
"量产周期呢?"张部长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全力以赴,三周内可以完成首批原型机的生产和测试,两个月内可以开始小批量生产,半年内可以装备前线部队。"李明远自信满满地回答。
会议室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热烈起来,大家都意识到,这可能是改变战局的关键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