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微微笑了笑,“行了,别生气了。”
“我会好好检查。”
“王指挥也不来电报,也不说支援什么,也难怪他们几个乱猜。”
又一名通信兵跑来,“报告,铁芦山电报。”
半小时后,汽车停在进山公路出口。
车上士兵下车排队,一名上前,“报告,铁芦山建筑连,奉命前来报到。”
司令员握着建筑连长的手,“这次拉来的材料,能建多少暗堡啊?”
“速度如何呀?”
“报告,首批运来炸药8吨,水泥20吨,钢筋2吨。”
“材料会根据规模、大小、数量等再次运输。”
“我连共105人,如果配合士兵足够,建立小型暗堡,5天最少能建50个。”
嘶……
一片吸气之声传来。
“你们还能建筑什么?”
“报告,大型暗堡8天为一个周期,我们出5名战士,辅助其他士兵即可。”
“可以建防飞机轰炸指挥部,防飞机轰炸暗堡,防高炮底座碉堡,其他建设需要王指挥开通权限。”
嘶……
又是一片吸气之声。
军分区司令员也是惊讶不已,“这次给我们建碉堡规模是什么?”
“报告,不设上限。”
回答之声毫不犹豫,声音铿锵有力。
“好,好,好!”
司令员非常高兴,“你们一路辛苦,先休息休息。”
“报告,时刻有可能发生战争,不能休息。”
“请领我们去防守位置,我们按战场需要考察,规划,绘制图纸,确认方案等前期工作。”
这是王睿对东部友军的安排。
只要鬼子调兵不及时,云中城鬼子想跑可就难喽。
再说西面方向的李云龙。
一路西行,与当地游击队联系后,将指挥部安排在赵家裕。
没等进村,战士们舍不得从铁芦山支援的胶底鞋,立刻换上草鞋。
如果不是和王睿一同出发,怕遭到王睿训斥,胶底鞋肯定背在了身后。
进村后修房、挑水、给乡亲们看病,赵家裕立刻热闹了起来。
一家普通的三间土房,成了李云龙的指挥部。
赵刚与当地妇救会等亲单位联系,李云龙安排明暗哨。
翌日,红光乍现,金鸡啼鸣。
李云龙拿着地图,亲自考察各地地形。
中午,到南家村时,孔捷带着9团赶了过来。
两人见面,敬礼过后,“老孔,你们团来干什么?”
孔捷抽出烟袋锅,慢慢压上烟丝,“你老来了此地,我还防这两个县干啥?”
“你李云龙厉害呀!”
“王指挥下令,让我带9团听你老李指挥。”
哈哈哈哈哈……
李云龙乐的,嘴都咧到了耳根,“王睿英明啊!”
“就知道你老孔不如咱老李,有了两个团,咱老李不干出点名堂,那岂不让人笑话。”
“这次,你带多少部队过来?”
“咳咳……,只有一个营。”
“啥?”
李云龙急了,“铁芦山前8个步兵团都补充了士兵,你们第9团成了后娘养的。”
孔捷微微一笑,“兵是有,但都是新兵,带两个营新兵怎么上战场?”
李云龙气得,手指孔捷的手都在颤抖,“你不会让他们打扫战场啊?”
“学再多,都不如打上一仗。”
“你说,你怎么就这么愣呢?”
“如果你带来3个营,稍加训练,咱老李敢把两个县城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