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前这少年,居然真的把事儿办成了。
这说明啥?说明这小子,绝不是个好糊弄的主儿。
别看年纪小,礼数一点不含糊。
他规规矩矩按汉家规矩,向刘表行礼,声音清朗:
“晚生诸葛孔明,拜见刘荆州。”
没错,刘备派来的使者,正是诸葛亮。
前些年,曹操头一回对徐州动手那会儿。
诸葛玄,也就是诸葛亮的叔父,为了躲战乱,领着儿子诸葛瑾,还有两个侄子诸葛亮、诸葛均,一路往南,逃到了豫章郡。
诸葛家虽然比不上那些顶级门阀,比如袁家、荀家那种一手遮天的豪门,但也绝不是穷得叮当响的小老百姓。
所谓“南阳种地的普通人”这种说法,纯属诸葛亮后来写《出师表》时客气了一下,当不得真。
如今掌管诸葛一门的,正是诸葛玄。他在文人圈里名声不小,写的文章很多人都爱读。
刚到豫章时,前任扬州刺史陈温赏识他,直接请他当了豫章太守。这么一来,诸葛家总算在江东扎下了根。
可好景不长,陈温去年就病死了。
如果没有眼下这场意外变局——也就是蒋华强突然冒出来搅动天下大势的话——诸葛玄本来也该在不久后撒手人寰。
按原来的历史走,诸葛玄一走,江东又正赶上孙策起兵扫荡各路势力。诸葛瑾为了出路,投了孙策;诸葛亮和诸葛均年纪小,只好逃去荆州避难。
但现在不同了。
孙策没打江东,反而是刘备,被北方各大势力挤得没地方落脚,歪打正着跑来江东发展。
江东那些地头蛇世家,打心底怕蒋华强,生怕哪天被灭门,于是干脆倒向刘备,跟他联手自保。
这样一来,刘备平定江东的过程,自然就跟当年孙策那种见谁灭谁的狠劲儿完全不同了。
整个江东的大族几乎都站刘备这边,只剩严白虎和王朗这两个半吊子军阀还敢跳出来挡路。
诸葛玄呢,虽说不算江东本地豪强,可为了保全家族,顺势也跟着归附了刘备。
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俩,再加上小弟诸葛均,也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了刘备阵营里的人。
诸葛瑾这人办事稳重,处理政事特别在行;而诸葛亮年纪轻轻,脑子转得比谁都快,连他哥都比不上。
这次刘备打算拉刘表入伙,出主意的人,正是诸葛亮。
为了让刘表点头帮忙,诸葛亮自告奋勇,亲自跑一趟襄阳当说客。
其实诸葛家跟荆州的关系,老早以前就盘根错节,扯都扯不清。
几十年前,诸葛家就跟荆州三大家族——蔡家、蒯家、黄家——通婚不断。
诸葛玄的妹妹,也就是诸葛亮的姑妈,就嫁给了蒯越的弟弟。
所以严格说起来,诸葛家虽然不算荆州土着,但亲戚遍地,也算半个地头户了。
这回诸葛亮来荆州,就跟回外婆家串门一样自在。
再说,就算任务没谈成,看在亲眷面子上,也没人会为难这个毛头小子。
这时,诸葛亮上前见礼,刘表笑着让他坐下。
“孔明小兄弟,咱们就不绕弯子了。”
“我不希望蒋文韬拿下江东。”
“可问题是,他背后站着董仲颖啊。”
“万一他在南方栽了,死得太难看,董仲颖怒了,找我们荆州算账怎么办?”
“所以你要我出兵可以,但得让我知道——怎么躲开董卓的报复!”
刘表可不是好糊弄的角色。当年他能在荆襄九郡安稳坐十几年,靠的就是谨慎又精明。
他的意思很清楚:你要我掺和这事也行,但风险你得帮我扛住。
诸葛亮听了,轻轻一笑,语气轻松地说:“州牧大人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