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虽也挂着差事,可说白了,更多是象征意义——摆在那里镇场子,给人安心。
真正干事的,还是荀彧。
书房静得能听见笔尖划纸的沙沙声。
突然,“哐”地一声,门被猛地推开。
管家气喘吁吁冲进来,声音都变了调:“老爷!出大事了!”
荀彧一愣,还没回过神。
两个探子已从门后快步走入,脸色发白,话也说得急:
“豫州丢了!夏侯渊将军投降了!袁谭战败,已被活捉!”
“什么!?”
“妙才……投降了?!”
饶是荀彧素来冷静,这一刻也猛地站起身,心头狠狠一震。
夏侯渊降敌?
这消息就像天塌了一角,砸得他脑袋发蒙。
豫州失守、袁谭被俘,自然也是大祸。
可比起夏侯渊投降,那都不算最致命的冲击。
“若蒋华强趁势北上……”
荀彧抹了把额头冷汗,声音低得像自言自语,“咱们兖州,恐怕要保不住了。”
事情太大,他不敢独断。
立刻派人急召夏侯惇来府商议。
没过多久,夏侯惇大步踏入书房。
一听夏侯渊投降,他当场就炸了:
“不可能!妙才绝不会投敌!”
“这一定是蒋华强使的诡计!”
荀彧轻轻点头,语气沉重:“我也信妙才不会轻易屈膝。”
可他随即压低声音:“但消息已经传开。真也好,假也罢,全兖州马上就要人尽皆知。”
“我们现在封锁消息?晚了。”
“关键是——眼下不是夺回豫州的问题。”
“是……咱们能不能守住兖州!”
兖州是曹操起家的根本。
可如今,主力全被抽调去打徐州,境内能战之兵,拢共不到两万。
拿这两万人,去挡蒋华强十万铁军?
简直痴人说梦。
唯一的生路,就是让曹操立刻从徐州撤兵。
至于找袁绍求援?
先不说他刚折了七万大军、长子被俘,还有没有心思帮忙。
就算他肯出兵,千里调将,等援军赶到,怕是陈留城墙早被踏平了。
夏侯惇听完,久久不语。
他知道,荀彧说的每一句,都扎在现实的骨头上。
前线大败、夏侯渊“投降”——这两记重锤砸下来,兖州上下必然军心动摇,民心浮动。
原本安稳的地盘,转眼就成风中残烛。
“元让将军,”荀彧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点在陈留城位置,“立刻下令,把各城兵马全撤回陈留!”
“我们只能死守此地,拖到主公回师!”
夏侯惇连连点头。
其实荀彧不只是谋士,他懂兵,会断势,临阵决机也从不含糊。
反观夏侯惇,打仗从没赢过一次。
曹操信他,靠的是忠心和资历。
历史上他独领一军,次次吃亏,连被吕布生擒过,还是靠运气逃回来的。
换作别人,早没命了。
可他在内政上真有两把刷子,文武兼顾,曹营里找不出第二个。
而且武艺也不差,论单挑,典韦许褚之下,没人能稳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