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去曹操、孙策那里漂泊,留在本地投奔刘备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
接着刘备转过头问向简雍:“宪和你怎么看?”
简雍作为谋士身份在旁分析道:
“主公,在下的看法与翼德将军相同。”
“不只是桥蕤,他的四万人马中也有超过一半是淮南当地人。”
“要他们背井离乡跑去曹操或孙策那里实在不容易。”
“而选择咱们或者投奔孙策,才是最符合现实利益的做法。”
“但大家都清楚孙策是个怎样的人。”
“就算桥蕤去了那边,也难以获得足够信任,兵权肯定会被迅速收缴。”
“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未知之数。”
“而主公您这边却不同。”
“一则我们有本地望族做依靠。”
“只要将孙策驱逐出淮南,就可以牢牢掌控局势。”
“再者您的名望也要比孙伯符强上太多了。”
这番话语正中刘备内心,他也跟着点了点头。
名声好不好用?当然有用!
名气响亮,自然会吸引更多人才前来依附;
相反如果名声糟糕,愿意来投奔自己的人就会少很多。
尽管眼下这段经历跟历史上有些不同,刘备如今的声望还不算顶级,可对比之下孙策的风评差到极点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常言说得好:不怕菜,就怕别人厉害。
在这种比烂的情况下,哪怕刘备受了不少打击也没啥好声望,但至少比孙策强得多!
正因为这点,才更容易吸引各地英雄人物的目光。
所以在刘备和孙策之间,桥蕤几乎没有犹豫的空间,只能选择投靠眼前这位新主。
见到三个核心成员不再提出反对意见后,刘备笑道:“桥蕤还在信中提议,希望我们联手一起夹击孙策,把他彻底赶出淮南!”
听到这个说法几人的神情立刻有了变化。
张飞和关羽感到震惊且赞叹,没想到桥蕤这么热心。
都还没正式加入,就已经打算给新老板打工干活了。
要是生在现代世界,这家伙肯定是那种超级打工人典范。
简雍则是从旁思考起这么做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很快张飞兴奋地开口:
“老大就答应了吧!”
“我早就想好好收拾那小子!”
“加上桥将军帮忙,两边同时动手,这次一定把姓孙的打得落荒而逃。”
随即,连一向沉稳的关羽也点头表示同意。
最后简雍和刘备互相看了一眼,也达成了共识。
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刘备将全力以赴调动大军参战,只留不到五分之一的兵力镇守各个县城。
因为他们都相信一旦胜了,孙策和他的军队必定会被完全赶出这片土地。
如此一来也就没有必要再安排大量人手驻守城池了。
殊不知,正是这次看似无比合理的战略部署,最终将给他带来巨大的后悔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