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览本身就是一员大将,能力自然不在话下。
让他留下来断后,河南派系会满意,河北派系也相信他大概能平安归来。
然而,事情总是变化莫测。
高览运气不好,遇到了比他更厉害的庞德。
失去了逃脱的机会。
如果换成一个武力不如高览的人,高览可能早已击败对手,然后带着断后的军队追上袁军大部队。
作为大家族出身的人,高览的心机也不少。
他不会为了虚名去送命。
因此,看到计划失败,自己无路可逃,高览干脆放弃了抵抗,选择摆烂投降。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在袁军中的地位,绝对不会不明不白地以俘虏身份死去。
不得不说,高览赌对了。
战斗结束后,张辽派遣庞德押送高览、孔融、张杨、曹洪四人前往汜水关,等待蒋华强处理。
……
第二天清晨,蒋华强收到了庞德送来的情报。
虽然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四人成功逃走,但这波关东联军损失惨重。
八路关东诸侯中,公孙瓒倒戈,陶谦被张辽活生生吓死。
张杨和孔融成了俘虏。
相比之下,董卓军的损失微不足道。
同时,吕布、赵云、李傕、郭汜等人正在率骑兵进攻并州。
想必很快就能将其攻下。
相比关东其他几个州,并州显然是现阶段董卓军最容易掌控的地方。
并不是因为并州容易攻打,而是因为关东世家集团在那里影响力较小。
拿下并州后,可以时刻威胁冀州。
这样一来,即便袁绍背后有世家集团的支持,战争潜力也会大打折扣。
至于公孙瓒能否占据冀州,蒋华强并不看好。
论战斗力,公孙瓒确实不错。
但在治国方面,几乎一窍不通。
冀州聚集了大量的关东世家,而公孙瓒得不到这些世家的支持,入侵冀州必然无法如愿。
此外,经过之前的界桥之战、龙凑之战等战役,公孙瓒的兵力大大削弱,白马义从更是全军覆没。
入侵冀州,一开始或许能取得些优势,但等到袁绍主力回防冀州时,公孙瓒便会陷入苦战。
还有,别忘了袁绍手下还有一名重要人物这次没有出战。
没错,就是麯义。
简直是公孙瓒和幽州铁骑的终极克星。
不过,公孙瓒的牺牲对蒋华强而言也不是毫无价值。
至少他可以像孙坚和孙策那样,成为打击冀州世家的一把锋利刀刃。
至于蒋华强为什么不接纳公孙瓒?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
公孙瓒不是吕布那样的人,不会随便投靠谁。
他的根基和根据地始终在幽州。
而幽州对董卓的军队来说是一个难以触及的地方,势力根本无法覆盖到那里。
再者。
公孙瓒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他不愿意屈居于他人之下。
甚至可以说,他的雄心一点也不比袁绍和袁术小!
当年公孙瓒私自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幽州刺史,王门为兖州刺史,这一点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要知道,那时候袁绍也不过只是一个渤海太守而已。
而公孙瓒呢?
他已经开始朝着更高的位置迈进,甚至有了当皇帝的想法。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像吕布那样容易被说服呢?
因此。